李立志教授从脾论治慢性心力衰竭经验
心脾,血瘀,心衰,1病机认识:重视脾在慢性心衰中的作用,2辨证论治特色:注重脾脏,从脾论治,3病案举例
管斌斌 郭小舟 李立志(1 北京市昌平区中西医结合医院,北京,102208;2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北京,100091)
慢性心力衰竭(简称慢性心衰)是我国主要公共健康问题之一,据推算,35岁以上成年人患病率为1.3%,患病人数达890万[1]。慢性心衰为各种心脏疾病发展的终末期,病死率高,且与患者年龄正相关。慢性心衰由心肌细胞肥大、左心室重构逐渐向心室收缩和(或)舒张功能障碍进展,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运动耐量减退和水钠潴留[2]。中医药治疗慢性心衰可以有效提高生命质量,改善预后,并可以减少西药的用量,降低西药的不良反应[3]。李立志教授为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心血管科主任医师,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国医大师、中国科学院陈可冀院士的学术继承人。李立志教授从事中西医结合心血管临床及科研工作30年,在慢性心衰的诊治上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现将其从脾论治慢性心衰的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总结如下。
1 病机认识:重视脾在慢性心衰中的作用
慢性心衰属中医的“水肿”“喘证”“心悸”等范畴。李立志教授认为:慢性心衰根本病机是内虚,以脾虚为纽带,伴血瘀、水饮、痰浊等实邪,疾病早期是脾气不足、心肺两虚、瘀血阻滞;中期则心脾两虚,水湿、痰浊、血瘀之邪内停;晚期则脾肾阳虚,水饮之邪泛滥。正如专家共识所述慢性心衰属于本虚标实之证,其病机可用“虚”“瘀”“水”概括[4]。诸多中医心血管疾病专家认为慢性心衰的最常见的6种中医证候:气虚、血瘀、阳虚、阴虚、水饮、痰浊[5]。本病病位在心,与脾、肺、肾关系最为密切。李立志教授认为:其中心脾、脾肾关系密切,脾为生化之源,升降之枢,协调心肾,主导着疾病的进展。慢性心衰早期是脾气不足,心肺两虚、心阳不振,难以主一身之血脉,运血乏力,火不暖土,则加重脾胃失养,若脾胃虚弱,气血乏源,则心失所养,如此形成以脾气亏虚为纽带的恶性循环,日久则心脾亏虚更甚。随着心脾两虚进一步发展则气虚尤甚,气虚则血行不畅,凝滞成瘀。如清代医家王清任在《医林改错》中所述“元气既虚,必不能达于血管,血管无气,必停留而瘀”[6];血瘀日久,水道不畅,必发水肿,如《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提出,“血不利则为水”;与此同时,脾失健运无力运化,枢机不利,水津不布,水湿内停,则化为痰饮,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述:“诸湿肿满,皆属于脾。”病久则及肾,如《景岳全书》云:“五脏之伤,穷必及肾。”脾肾两虚,水邪泛滥,上凌心肺,则加重水肿,喘促之症,甚则不能平卧、喘息不止,周身浮肿。
综上所述,脾贯穿于整个慢性心衰的发生与发展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346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