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消化不良脑-肠-微生态的研究及中医药治疗进展
黏膜,肠道,1功能性消化不良与“脑-肠-微生态”的研究进展,2中医药治疗FD特点及研究趋势,3总结与展望
毛心勇 倪文超 国 嵩 张 涛 刘 倩 独思静 罗梦雪 潘雨烟 苏晓兰 杨 洋 魏 玮(1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北京,100102; 2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北京,100700; 3 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北京,100029)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指一组起源于胃、十二指肠区域的消化不良症状,临床表现主要包括餐后饱胀感、早饱、上腹痛及上腹部灼烧感等[1]。基于功能性胃肠病罗马Ⅳ诊断标准(以下简称罗马Ⅳ),按临床表现可将FD分为餐后不适综合征(Postprandial Discomfort Syndrome,PDS)和脘腹痛综合征(Epigastric Pain Syndrome,EPS)2个亚型[2]。该病具有症状多样,发病率高,反复发作、慢性迁延等特点。FD在普通人群中的患病率达10%左右,给患者带来较为严重的健康影响及经济负担。FD发病机制复杂,目前认为其发病与脑-肠互动紊乱相关,并涉及胃肠道微生态、内脏高敏感、胃肠动力异常、神经免疫网络、精神心理状态等多种因素[3-4]。西医尚未形成标准化、规范化的治疗方案,以对症治疗为主,包括促动力药物、抑酸药、根除幽门螺杆菌药物、胃底舒张药物、抗焦虑抑郁药物等,患者长期服用这些药物不良反应明显,且易反复发作,临床疗效有限[5]。而FD也因其临床症状的易反复而成为消化内科中的常见病、难治病。
1 功能性消化不良与“脑-肠-微生态”的研究进展
1.1 FD与“脑-肠互动”的研究现状 罗马Ⅳ指出,脑-肠互动(脑-肠轴)紊乱是FD的重要发病机制,其通过影响胃肠道免疫和微生态、神经系统调控等因素导致相关临床症状的产生[6]。脑-肠轴是中枢神经系统(Center Nervous System,CNS)、肠神经系统(Enteric Nervous System,ENS)和自主神经系统(Autonomic Nervous System,ANS)三者之间形成的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目前认为,FD的发病机制主要与“脑-肠互动”的紊乱相关,而脑肠间的互动则主要通过神经通路、神经递质、体液信号分子等因素而得以实现[7]。
迷走神经(Vagus Nerve,VN)是连接CNS与ENS的主要神经通路,参与“脑-肠-微生态”机制和途径[8]。该神经属于副交感神经的重要组成部分,由80%传入神经及20%传出神经构成。其可通过传入途径接收肠道信息,如短链脂肪酸等肠道菌群代谢产物,传入CNS,同时接收中枢神经信号,经由传出途径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008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