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防治小儿腹泻病专家共识》解读
补液,感染性,1发病机制:中西医认识角度不同,却殊途同归,2腹泻分类与中医证型关系,3诊断:重视营养,生长发育指标监测和非感染因素筛查,4治疗:重视饮食管理和预防调护,西医对因,对症支持治疗与中医辨证论治优势互补,5预
杨兵宾 郭 凯 王红娟(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儿科,北京,100102)
小儿腹泻病是引起5岁以下婴儿死亡的第2大原因,每年造成约76万婴儿死亡,也是造成婴儿营养不良的主要原因[1]。国内外相继推出多个婴儿腹泻临床实践指南,尤其是低渗补液盐和锌剂的推广应用,极大缩短了小儿腹泻病病程,改善了临床预后[2];2008年中华中医药学会编写《小儿泄泻中医诊疗指南》,为小儿腹泻病的中医药规范诊治提供了依据。但随着卫生环境的变化,小儿腹泻病的病原谱、致病因素和疾病特点发生了巨大变化,小儿腹泻病的临床诊治面临新的挑战。中西医在腹泻诊疗中展现出各自的优势和不足,如何中西医优势互补,提高临床疗效是当今面临的重要课题。为进一步规范小儿腹泻病的诊疗流程,改善疾病预后,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制定了《中西医结合防治小儿腹泻病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3]。为方便中西医儿科同仁更好更快地了解本《共识》,我们就《共识》内容进行了解读。
1 发病机制:中西医认识角度不同,却殊途同归
腹泻的发病与肠黏膜吸收及分泌障碍导致的水、电解质代谢异常有关,按发病机制可分为分泌性腹泻、渗出性腹泻、渗透性腹泻、动力性腹泻和吸收不良性腹泻。中医认为“无湿不成泻,湿盛则濡泻”,湿邪引起的水液代谢功能障碍,是导致腹泻的主要病机。研究显示,高湿环境中病毒、细菌等微生物的致病性增强,而大鼠免疫功能降低;外感湿邪可以引起肠道菌群失调、肠道炎症反应、组织结构紊乱、水液代谢障碍等病理变化[4]。湿性黏滞,可阻遏气机,损伤阳气,导致疾病缠绵难愈,于斌等[5]认为湿性黏滞机制与肠道微生物以及T细胞平衡相关,中医的湿邪与西医的水、电解质代谢异常有关,中西医认识腹泻的角度不同,却殊途同归。
2 腹泻分类与中医证型关系
中医根据病因病机不同,将腹泻分为风寒泻、湿热泻、伤食泻、脾虚泻、脾肾阳虚泻5个常证和气阴两虚、阴竭阳脱2个变证;西医根据病因、病程和病情轻重的不同将腹泻分为多个类型,对临床诊治均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不同类型的腹泻与中医证型密切关联,如何把西医的疾病分类和中医的证型有机结合起来,真正做到中西医结合,对儿科同仁提高小儿腹泻的中西医临床诊治水平至关重要,因此《共识》详细阐述了西医腹泻分类和中医病证的相关性。
西医将本病按病因分为感染性腹泻和非感染性腹泻2类[6]。感染性腹泻以病毒感染最为常见,常见的致病病毒包括轮状病毒、诺如病毒、星状病毒等[7]。其中A组轮状病毒是全球5岁以下婴儿重度胃肠炎和死亡的主要病毒,几乎每名婴儿在5岁之前至少感染过1次轮状病毒,轮状病毒肠炎患儿见水样、蛋花汤样便等湿热证表现者占95.0%[8-9]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063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