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导报》 > 2010年第1期
编号:1610683
中药对高脂血症的作用机制
http://www.100md.com 2010年2月17日 中国医药导报 2010年第1期
脂类,降血脂,三酰,1对脂类吸收的抑制作用,2中药影响胆汁酸的肠肝循环,3通过抑制脂类的合成来达到降血脂,4通过抗过氧化来实现降血脂,5通过提高HDL,降低VLDL,LDL来实现降血脂,6讨论
     罗千古

    (广东省珠海市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药剂科,广东珠海 519000)

    血脂是指人体血液中的脂类,主要包括三酰甘油、磷脂、胆固醇及其酯。血浆中的脂类易受膳食成分及体内代谢的影响,故血脂含量及成分在不断变动,但通过机体的自我调节,可处于动态平衡状态,正常人体空腹浓度值三酰甘油20~110 mg/100 ml,胆固醇及其酯 110~220 mg/100 ml,临床上所指高脂血症主要指胆固醇高于220~230 mg/100 ml、三酰甘油高于130~150 mg/100 ml的人群,所以衡量血脂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三酰甘油、胆固醇及其酯类。高脂血症主要分为5类,Ⅰ型为高三酰甘油血症外源性,最为少见(乳糜微粒的增高),Ⅱa型为自发性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较为常见(低密度脂蛋白的增高),Ⅱb型为自发性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较为常见(低密度脂蛋白及极低密度脂蛋白的增高),Ⅲ型为高胆固醇血症及高三酰甘油血症,较少见(中间型脂蛋白的增高),Ⅳ型为高三酰甘油血症内源性,最为常见 (极低密度脂蛋白增高),Ⅴ型为高三酰甘油症(外源性和内源性的混合型,乳糜微粒和极低密度脂蛋白增高)。高脂血症及脂质代谢障碍是造成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主要原因。

    脂类不溶于水,在体内运输时必须与蛋白质结合在一起,以增加与水的亲和力,这种与脂类结合在一起的蛋白质叫脂蛋白,脂蛋白常见的包括乳糜微粒(CM),有小肠黏膜上皮细胞合成,主要是转运外源性三酰甘油至肝和脂肪组织,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76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