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导报》 > 2010年第3期
编号:1610381
89SrCl2治疗现状及进展
http://www.100md.com 2010年2月17日 中国医药导报 2010年第3期
骨痛,毒副作用,转移性,189SrCl2的生化特性及作用机制,1生化特性,2作用机制,289SrCl2的治疗作用,389SrCl2疗效的影响因素,489SrCl2治疗的监测,1骨痛的监测,2骨转移灶治疗效果监测,3生理生化监测,5
     朱家伦,刘 超,刘鹏杰,马世兴

    (云南省肿瘤医院(昆明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核医学科,云南昆明 650118)

    目前,治疗转移性骨肿瘤及其所致骨痛的治疗方法有放射性核素内照射治疗、外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膦酸盐类药物治疗、外科手术、镇痛药物治疗等方法。Lin A等[1]认为放射性核素治疗和外放疗在有症状的转移性骨肿瘤治疗中发挥中心作用。在放射性核素内照射治疗方法中,发射纯β射线的放射性核素89SrCl2(二氯化锶)为当前公认的治疗转移性骨肿瘤及转移性骨肿瘤所致疼痛的一种有效方法,正在临床上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1 89SrCl2的生化特性及作用机制

    1.1 生化特性

    89SrCl2为放射性核素89Sr(89锶)的二氯化合物。89Sr在化学元素周期表上与钙属同一族化学元素,故其生物化学特性类似于钙。89Sr主要发射纯β射线,射线能量平均为1.46 MeV,物理半衰期为50.6 d。89SrCl2经静脉注射后很快自血液中消失而聚集在成骨组织,注射后10 d89Sr在骨肿瘤部位的积聚达到一个平稳的高峰,89Sr在骨转移灶的聚集量是正常骨的2~25倍;89Sr进入体内后10%通过肾脏排泄,其余通过胆道排泄。注射后90 d,89Sr在骨转移灶内的滞留量仍可达20%~88%[2]。研究证实89Sr最长160 d还可在患者的血、尿样本中探测到,可持久地维持药效[3]。其在体内的滞留与血浆清除率的大小和骨转移的程度有关。其血浆清除半衰期最新研究结果为0.25 h[4],较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推荐的1.1 h明显加快。

    1.2 作用机制

    89Sr的生物化学特性类似于钙,其进入骨骼的机制为在MC3T3-E1细胞间质胶原矿化过程中与MC3T3-E1细胞间质胶原矿化结合后进入骨骼[5]。89Sr和稳定Sr(锶)的对比研究显示,接受89SrCl2治疗的患者可获得明显疗效,而接受稳定Sr治疗的患者无明显反应,表明89SrCl2的作用机制是其辐射作用[6]。但其更具体的作用机制如缓解骨痛的机制还不十分清楚,多数学者认为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7]:①辐射作用使肿瘤体积缩小,相应部位骨组织间及受累的骨膜压力减低;②电离辐射作用影响神经末梢去极化的速度,干扰疼痛在轴索的传导;③抑制缓激肽和前列腺素等炎性物质的产生。

    2 89SrCl2的治疗作用

    89SrCl2的主要治疗作用是减轻骨转移灶所致的疼痛,减轻患者的痛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89SrCl2治疗后起效的时间是2~14 d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386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