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导报》 > 2010年第14期
编号:1609480
桑叶的化学成分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http://www.100md.com 2010年2月18日 中国医药导报 2010年第14期
槲皮素,1本草来源,2化学成分研究,1黄酮类,2多糖类,3脂类,4生物碱,5挥发油,6植物甾醇,7绿原酸,3临床应用研究,1降血糖,2降血脂,3镇咳作用,4降血压,5抗菌,抗病毒,6延缓衰老作用,7抗丝虫病作用,8解痉,抗溃疡
     苏方华

    (广东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广东茂名 525000)

    桑树(Morus alba L.)为桑属植物桑科多年生落叶小乔木植物,桑叶为桑树的叶,中医又称“铁扇子”,是桑树的主要产物,约占地上部产量的64%,桑叶每年可摘3~6次,生命力很强,中国是蚕丝业的发源地,栽桑养蚕具有500多年的悠久历史[1]。中医古籍强调“霜桑叶”或“冬桑叶”入药[2]。目前除养蚕外,出现了大量桑叶过剩的现象,浪费了大量宝贵资源。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国际食品开发炽热,各国有关学者都在极力寻求天然、安全、保健性食品的开发,这种回归自然的愿望已成为走向21世纪的趋势[3],让自然资源丰富又具有保健功能的树叶被广泛应用,其中桑叶因其不仅含有丰富的氨基酸、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钙、铁、锰、锌等矿物质,且富含人体所必需的多种生物活性成分。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桑叶具有降血糖、降血脂、清除氧自由基、抗感染及抗病毒等作用,其药理活性与防治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肥胖症等慢性病及延年益寿密切相关[1]。桑叶含丰富的纤维素,有导泻通便、保护肠黏膜和减肥的作用。本文就桑叶的本草来源、桑叶的化学成分研究、临床应用以及临床制剂研究作一综述,为合理开发利用桑叶提供科学依据。

    1 本草来源

    桑树原产于中国和朝鲜,全球约有16种,分布于北温带、亚洲热带、非洲热带及美洲地区,我国约有11种,分布于全国大部分地区,以长江流域尤其江浙一带为多。栽桑养蚕是我国农业的传统产业,桑树在我国已有4 000多年的栽培历史,有几百万亩桑园,是世界上最大的桑树种植国,主要有家桑或白桑(Morusalba)、鸡桑(M.australis)、华桑(M.cathayana)、蒙桑(M.Mongolic)、山桑(M.diabolica)等 10 多个种和变种[1]。

    2 化学成分研究

    近年来,各国学者对桑叶进行了大量研究,结果表明,在生长期桑叶中水分约占75%,干物质约占25%。桑叶的有效成分随采收季节、产地的不同有明显变化[4]。

    2.1 黄酮类

    黄酮类物质是桑叶中的主要有效成分。韩国学者Kim等从桑叶中分离出9种类黄酮,日本学者Kayodoi等对桑叶的丁醇提取物进行分离,得到9种化合物,尤其富含芸香苷,平均每100 g干品中含芸香苷470~2 670 mg[1]。桑叶是常用中草药之一,含有芸香苷、槲皮素、异槲皮素,芦丁、黄芪苷、异戊烯基黄烷等黄酮类化合物,其中以芦丁、异槲皮素含量较高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567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