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导报》 > 2011年第15期
编号:1607275
结肠镜、腹腔镜双镜联合治疗困难性结直肠息肉
http://www.100md.com 2011年2月21日 中国医药导报 2011年第15期
绒毛状,腺瘤,1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2方法,2结果,3讨论
     刘 暄,章晓路,利 民,邱培才,周志球,李苏明

    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东莞市石龙人民医院普外科,广东东莞 523326

    早期治疗结直肠息肉是降低结直肠癌发生和改善预后的有效措施。结肠镜是诊断和治疗结直肠息肉的首选方法。但存在局限性,对于体积较大、位于特殊部位、疑有恶变的广基息肉,单行内镜难以完整切除,并易产生并发症。腹腔镜手术可能出现术中定位困难,术中结肠镜可提供准确即时的病灶定位。应用双镜联合治疗结肠镜下切除困难的结直肠息肉,在确保可靠的根治效果的同时,增加了结肠镜治疗的安全性,扩大了结肠镜治疗的适应范围,提供腹腔镜治疗的正确定位和选择合理的手术范围[1]。避免以往此类患者将接受传统“小病变、大切口”开腹手术,减少创伤,具有安全、可行,住院时间短、恢复快的特点。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0例中男6例,女4例;年龄42~85岁,平均(58.3±18.5)岁;8 例患者有排便习惯改变,偶有便血,2 例仅表现为偶有便血。术前均进行过结肠镜检查,排除家族性息肉病、溃疡性结肠炎、Crohn病等疾病。7例为单发广基息肉,位于乙状结肠3例,结肠肝曲2例,结肠脾曲1例,升结肠1例,息肉基底部直径均>1.0 cm,1例为直肠多发性息肉,病理证实绒毛状腺瘤,1例为结肠肝曲“息肉”经结肠镜电切后病理证实为管状绒毛状腺瘤,部分恶变,肿瘤浸润轴心,基底未见浸润,1例为结肠多发性息肉,分别位于乙状结肠、结肠肝曲,术前均先行结肠镜下取病理检查。

    1.2 方法

    1.2.1 手术方法 术前常规药物及机械肠道准备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01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