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导报》 > 2011年第26期
编号:1606653
氯吡格雷在PCI术后的长期抗血小板应用
http://www.100md.com 2011年2月21日 中国医药导报 2011年第26期
1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2治疗方法,3血小板聚集率检测方法,4统计学方法,2结果,3讨论
     肖永祺

    南宁市第三人民医院,广西南宁 530003

    在世界临床医学中,介入治疗起源于1977年,作为心血管内科中相对独立的一门分支学科,逐渐成为治疗缺氧性心脏病的重要治疗方式之一。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患者的血液循环系统中经常会出现血小板过度凝集,进而导致患者PCI术后动脉及微血管血栓、血凝、动脉硬化等症状的出现,对于患者的术后康复具有极其不利的影响[1]。目前,在国内临床医学中,PCI术后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以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钙、氯吡格雷等为主,其中氯吡格雷的临床效果最为显著,而且具有不可逆地抑制血小板环氧化酶功能[2],从而起到长期抑制血小板功能的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9年6月~2010年6月成功行PCI术的患者7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8例。其中,试验组男27例,女11 例;年龄 38~69 岁,平均(46.2±3.4)岁;高血压病 11 例,高脂血症9例,糖尿病7例。对照组男25例,女13例;年龄40~73 岁,平均(45.1±3.7)岁;高血压病 13 例,高脂血症 8例,糖尿病5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合并病症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31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