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导报》 > 2011年第35期
编号:1606009
医学生中医临床思维能力现状与培养对策
http://www.100md.com 2011年2月21日 中国医药导报 2011年第35期
医学教育,1目前现状,1培养模式单一陈旧,2思维方法机械,简单,3思维片面化,缺乏系统性,4临床带教老师缺乏责任心,2培养对策,1掌握中医诊疗特点,2加强经典知识培训,3采用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problem-base
     金桂兰,汪 悦,孙丽霞,朱 垚,张 琴

    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江苏省中医院),江苏南京 210046

    中医临床思维是指医者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应用自己掌握的中医理论和自身的实践经验,在判断和分析疾病本质、发病规律,制订治疗、预防疾病的原则及处方用药过程中所表现的思维活动[1]。中医的整体观决定了其认识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宏观性。中医历来重视运用整体、系统、动态的方法来认识人体生理及病理规律,注重分辨人体脏腑、组织在阴阳五行属性及与机体生理病理之间的相关性。中医临床诊断和治疗思维具有自身的特点,从人体整体与局部、脏腑组织之间、人体与自然、人体与社会诸方面之间的联系中考察、诊断、治疗疾病,是普遍联系思维在中医学的具体体现。正确的中医临床思维对临床诊治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对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使学生具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独立工作的能力是中医教学的关键,也是难点所在。

    1 目前现状

    1.1 培养模式单一陈旧

    目前我国高等医学多采“统一教材、统一大纲”的教育模式,普遍存在重教有余,重学不足;灌输有余,启发不足;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倾向。过度强调学生必须具备坚实的医学科学基础知识,而忽略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训练;忽略学生沟通技能和获取信息能力的培养;导致医学生书本知识与临床实践能力存在严重的脱节现象,有些学生临证时不知道该如何应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医疗实际问题,束手无策,更谈不上因时、因地制宜,及时果断作出正确的判断与处理。

    1.2 思维方法机械、简单

    任何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疾病也是一个发展变化的病理过程。在临床上,有些学生仅根据首次采集的资料,进行动态观察,不仔细推敲,综合分析,就直接作出诊断。有些学生凭直观印象,对患者病史、体征或辅查资料任意取舍。对能够支持自己诊断的资料作为判断疾病的主要依据,而把一些不支持自己诊断的资料随意删去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763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