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导报》 > 2012年第17期
编号:1604994
长疗程使用万古霉素肾毒性2例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月29日 中国医药导报 2012年第17期
血药浓度,1病例资料,2文献复习
     俞志勇 李欲航 李渤涛 胡亮钉 陈 虎

    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心,北京 100071

    万古霉素是目前临床上抗阳性球菌感染治疗的顶级抗生素,具有起效快、作用强大的优势。但其主要副作用——肾毒性的发生及预防情况,一直是医学界争论的焦点,也是阻碍其临床广泛使用的的重要因素。笔者报道了2例患者长疗程静脉使用万古霉素抗感染治疗的肾毒性观察情况,并同时对相关文献进行了复习。

    1 病例资料

    患者一,男,26岁,身高 185 cm,体重 86 kg。2009年 6月因确诊急性髓性白血病-M6,为行造血干细胞移植入住我科。7月21日起给予MA方案化疗。8月3日患者出现发热,体温38.8℃,左小腿可见一约2.5 cm×2.5 cm大小红肿,局部明显压痛,CRP 95.0 mg/L,考虑为阳性球菌感染,给予万古霉素0.5 g,每隔6 h一次,静滴抗感染治疗,8月13日降低用药剂量为0.5 g,每隔8 h一次,静滴,连用14 d后体温恢复正常,CRP降至4.0 mg/L,左小腿红肿消退,期间肝肾功正常。9月14日再次给予MA方案化疗,9月27日开始发热,体温38.6℃,左下肢膝关节下方拳头大小区域皮温高于右侧,无肿胀,无触痛,CRP 117 mg/L,再次给予万古霉素0.5 g,静滴,3次/d,效果不佳,体温升至40.0℃,下肢肿胀明显,局部触痛,明显皮温升高,CRP 128 mg/L,考虑为万古霉素剂量不足,即将万古霉素加量至为 0.625 g[按 15 mg/(kg·d)计算],静滴,4次/d,连用10 d,患者体温开始逐渐下降,至10月22日,患者体温恢复正常,双下肢红肿明显消退,局部无充血,部分颜色发暗,皮温下降,触痛明显减轻。将万古霉素剂量减至0.5 g,静滴,4次/d。10月30日再将万古霉素剂量调整为0.5 g,静滴,3次/d,11月2日停药。在用万古霉素的26 d时间里,连续检测尿常规变化情况未见明显异常,间断监测血清肾功能变化情况,肌酐波动于39~52μmol/L之间,尿酸波动于182~337μmol/L之间,尿素氮波动于2.33~3.80 mmol/L之间。综合判断患者在治疗期间肾功能维持正常。

    患者二,女,41岁,身高161 cm,体重60 kg。主因“乏力伴面色苍白九月余”于2004年8月14日入我科。患者确诊急性髓性白血病-M2a,9月18日给予HMAC方案化疗,10月4日患者出现高热,最高体温可达40.5℃,左臀部可见一6 cm×7 cm大小红肿,伴压痛感,考虑为局部软组织痈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443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