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例颅内蛛网膜囊肿显微切除报道
硬膜,脑脊液,1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2临床表现,3辅助检查,4手术方式,5手术要点,6疗效评判标准,7随访,2结果,1临床症状,2手术效果,3手术并发症,3讨论,1蛛网膜囊肿发病机制和临床症状的关系,2手术指征,3手术方式
黄启平 张敦利 闫长祥1.山东单县东大医院神经外科,山东单县 274300;2.首都医科大学第十一临床医院 北京三博脑科医院神经外科六病区,北京 100093
颅内蛛网膜囊肿是颅内常见的良性病变,约占颅内占位性病变的1%,在医院治疗的颅内占位中约占5%[1]。尽管颅内蛛网膜囊肿的发病机制不太明确,但是囊壁的分泌机制、单向活瓣机制、渗透压梯度改变机制等可能是囊肿进一步增大的原因。随着医疗水平和设备的改善,越来越多的蛛网膜囊肿患者被发现。2003~2011年笔者共行颅内蛛网膜囊肿显微切除术60例,现将治疗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山东单县东大医院2003~2011年60例患者,其中,男43例,女17例。发病有着一定的特点:男性多于女性,左侧多于右侧,儿童多见,15岁以下就诊患者36例,占收治患者的60%。患者起病平均年龄15.9岁,手术年龄分布在8个月~45岁之间,平均年龄17.4岁,从症状出现到就诊治疗平均时间为1.5年。囊肿分布:35例位于侧裂-中颅窝区,7例位于大脑半球(额、枕、顶)表面,9例位于枕大池,3例位于桥小脑角区,2例位于侧脑室内,4例位于鞍区、四叠体池、纵裂等深部结构,把囊肿贴近硬脑膜的定义为幕上浅部,脑室内、鞍区、环池、四叠体池、纵裂等定义为幕上深部,囊肿大小:(19 mm×11 mm×18 mm)~(115 mm×110 mm×95 mm)。
1.2 临床表现
51例患者以颅内高压、局部受压、继发癫痫症状、精神神经症状等起病。31例患者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有的间断发作,有的进行性加重。12例患者以癫痫起病,其中,失神发作5例,局部肢体抽搐4例,癫痫大发作3例。10例患者以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为主要症状,表现为对侧肢体灵活性下降、肌力降低、言语功能较同龄例差等。6例患者出现记忆力差,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差,性格异常,生长发育迟缓等。4例出现头围增大、颅骨局部隆起。其他如视力、内分泌功能紊乱症状,后颅窝囊肿也可以压迫小脑半球和脑干,可伴有眼球震颤和其他小脑体征,四叠体囊肿可出现上视障碍等症状7例,病程1周~9年。9例患者无临床症状,在头部外伤后检查发现。
1.3 辅助检查
60例患者均行头颅MRI、CT检查。蛛网膜囊肿在CT扫描表现为:边界清楚的脑脊液样低密度圆形或类圆形脑外占位,增强扫描病变无强化表现。颅脑CT受累颅盖骨变薄向外膨隆,脑组织受压等其它情况。MRI上表现为边界清晰的脑外囊性占位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184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