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患者焦虑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服药,依从性,1资料与方法,2结果,3讨论
张锦涛 郑雅玲 张卓四川省都江堰市人民医院心内科,四川都江堰 611830
心肌梗死患者焦虑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张锦涛 郑雅玲 张卓
四川省都江堰市人民医院心内科,四川都江堰 611830
目的分析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期间焦虑的影响因素,探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科治疗的90例急性心梗患者,以入院时焦虑评分为因变量,分析临床影响因素,然后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观察组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比较两组患者出院时的焦虑评分,并在随访期间比较治疗依从性。结果①睡眠质量、社会支持、主观感受、对医生信任、绝对卧床时间等因素对焦虑评分具有显著影响(P<0.05),而年龄、性别、文化、婚姻状况、职业、经济收入、住院费用等因素影响较小(P>0.05);②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3个月发现,对照组服药依从性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焦虑影响因素进行临床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患者焦虑状态,并可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有利于提高长期的治疗效果。
心肌梗死;焦虑;影响因素;护理干预
最新研究发现,心理社会因素在心肌梗死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焦虑、紧张、恐惧等负性情绪可使交感神经活动增强,引起儿茶酚胺分泌增加,脂类代谢紊乱,肾素-血管紧张素分泌失调等,加重了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病理过程,有研究发现冠心病患者中焦虑症患病率高达40%~70%[1]。本次研究通过分析心肌梗死患者焦虑的影响因素,并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为临床改善急性心梗患者的心理状况,提高治疗效果提供一定的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6月~2011年9月在我科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90例,所有患者均明确AMI诊断,并经治疗抢救处于稳定期,意识清楚,同意参加本次研究,能够完成研究中相关的问卷调查,排除心源性休克,严重心律失常,意识障碍,语言表达或者听力缺陷的患者。
1.2 研究方法
所有患者在入院时的48 h内完成焦虑评分、睡眠评分及社会支持评分,并以入院时焦虑评分为因变量,对年龄、性别、文化、婚姻状况、职业、经济收入、住院费用、睡眠质量、社会支持、主观感受、对医生信任、绝对卧床时间等因素采取多因素分析(赋值方法见表1)。然后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945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