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动脉瘤介入治疗患者引进心理行为干预护理的临床观察及疗效剖析
护士,研究组,1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2方法,3观察项目,4统计学方法,2结果,1两组患者心理状况比较,2两组患者心理舒适度比较,3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3讨论
刘小梅中南大学湘雅医院38 病室,湖南长沙 410008
脑动脉瘤多发生于中老年,以50~54岁为高峰期,多表现为劳累或激动时的突然头痛、呕吐、颈项强直、恶心、意识障碍,严重者可导致短时间的大量出血死亡[1]。伴随着这些症状的出现,不可避免地会对患者的心理状况产生影响,再加上患者对病情预后的未知性,无疑会加重其不良情绪,不仅会影响患者的手术效果,同时还会降低其治疗依从性,对于其预后康复是极为不利的。这一现象已经引起国内外有关学者的极大关注。据有关文献报道[2],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缓解此类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提高手术效果,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故我院为落实优质化护理服务,探讨心理行为干预护理对患者的影响,分析了6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现给予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中南大学湘雅医院2010年3月~2012年8月收治的68例需行脑动脉瘤介入治疗患者。其中,男48例,女20例;年龄(51.95±3.1)岁;大学文化 7例,高中文化 17例,初中文化18例,小学文化26例;颅内颈内动脉瘤34例,脑前、中动脉瘤16例,脑后动脉瘤11例,其他部位7例。所有患者均经MRI、CT 及全脑血管造影定位,确诊为脑动脉瘤,其诊断符合人卫版第7 版《外科学》教材中关于脑动脉瘤的临床诊断标准。排除标准:患者不存在其他心、肝、肾等重要脏器疾患,不存在原发性或继发性痴呆,不存在精神心理疾患,能够配合本次调研的全部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利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随机分组,分别设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疾病类型、文化水平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方法
两组患者在脑动脉瘤介入术后,均给予常规对症处理和常规护理,而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行为干预护理。
1.2.1 成立心理护理干预小组 本次心理护理干预小组均为临床工作经验丰富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772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