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区生物医药领域基础研究现状及对策建议
资助,基金,1申请与资助的基本情况,2重要研究领域及其发展趋势,3讨论及建议
宁娜 王红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办公室,北京100195
北京地区生物医药领域基础研究现状及对策建议
宁娜 王红▲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办公室,北京100195
对2011~2015年度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以下简称“市基金”)生物医药领域项目的申请和资助情况进行统计,结合北京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现状,分析重要研究领域及其发展趋势,讨论市基金在提升生物医药领域基础研究水平、促进学科建设以及培养学科创新人才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生物医药;药学;中医药学;基础研究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Beijing naturalscience foundation,以下简称“市基金“)是由北京市政府设立,用于资助自然科学和与自然科学相交叉的学科领域的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及其相关的环境条件促进活动的一项省部级科研基金[1]。成立二十余年以来,市基金始终从北京市的优势和特点出发,围绕首都科技、经济、城市发展的难点与热点问题、关键科学技术问题和中长期需求进行部署,在数理学科、化学与材料学科、工程学科、信息学科、生物学科、农业学科、生物医药学科、城建与环境学科以及管理学科这九个学科领域资助了一批有着长远发展和重要应用前景的项目。
生物医药是一个“高风险、高投入、高回报”的行业。由于投入大、失败率高,我国大部分生物医药企业的研发工作又处于起步阶段,因此仍倾向于开发改剂型和仿制药,一类原创药物的研发实力非常薄弱。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药品审评中心2014年度药品审评报告[2],包括化学药品(以下简称化药)、中药和生物制品在内的新药注册申请共受理8868个。化药虽然占总受理量近90%,但重复申报严重,超过化药受理量的一半,而中药和生物制品审评任务的申请量较之前还有所下降。完成评审建议上市的新药501个,但其中仿制药和改剂型就达到282个,超过了50%,产业发展受到源头制约。新药是国计民生的大事,国家希望出现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磅炸弹式产品,实现赶超国际制药前沿的总体目标。这就需要从源头抓起,重视新药开发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投入。
为了鼓励创新,优化配置资源,依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3]的部署,国务院组织实施了“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致力于搭建新药发现阶段的技术平台,大力推动科研院所、科研型企业的创新药物研发项目,推进企业新药孵化基地的建设,形成支撑我国药业自主发展的新药创新能力与技术体系。北京市在人才、资源和设施机构等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4-5]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2367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