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导报》 > 2018年第7期
编号:1358679
保持“中医思维”是传承中医学术的关键所在
http://www.100md.com 2018年5月23日 中国医药导报 2018年第7期
     刘志学

    戊戌岁前,本刊记者获悉,由山西省人社厅、省卫生计生委主办的“第二批山西省名中医”表彰大会于2017年11月21日在太原举行,大同市中医院的郭雁斌教授因其享有“医德高尚、医术精湛、行业认可、群众信赖”的盛誉,与山西省其余的104位名老中醫一起,共同受到隆重表彰。

    在此之前的一次中医学术会议间隙,记者曾偶然目睹了郭雁斌教授为另几位与会的同行诊病的过程。凭着多年观察积累的经验判断,记者当时真切地认识到郭雁斌教授在整个诊断过程中基本恪守了“望闻问切”的中医传统手法,并遵循中医阴阳五行生克变化以及经络脏腑学说而辨证辨病的,其当时的临证结论,备受与会同行认可与赞誉,很多同道感叹:这在现代科技飞速发展、各种检查仪器已将人体最细微处历历可辨的今天,非常难能可贵。戊戌岁首,郭雁斌教授因事莅京,记者终于有缘和他做了一番长谈。在一上午的交流中,记者听他说得最多的一个词汇是“中医思维”……

    中医看病是一个思辨的过程

    采访前记者了解到,1989年7月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现北京中医药大学)的郭雁斌,就学之前已经是大同市矿区商业职工医院的中医师、副院长了。4年的高校学习生活,使他在以往的临床实践基础上,系统地梳理和升华了中医药理论,为以后的执业生涯奠定了得天独厚的基础。

    郭雁斌教授回顾说,事实上,当时他思考得最多的就是具有几千年辉煌历史的传统中医药的继承和发展问题。因为在当时,改革开放的浪潮已经渐渐涌起,在利益驱使下,中医药界的从业者日渐一日地迷失自我、丧失自信,“中西医结合到最后,把中医结合没了,是很多人的叹息”,郭雁斌说。

    在郭雁斌教授的履历表上,他后来的职位和学位几经变迁:1991年10月至1998年1月,他在大同矿区中医院任主治医生、副院长、院长;1998年1月至2003年1月,他在大同市中医院任副主任医师、院长助理;2003年1月至2014年9月,他在大同市城区人民医院任院长、主任医师。1990年1月至1991年5月,他在中国中医研究院全国内科高级进修班学习了一年半;2000年1月至2002年7月,他在读山西医科大学中西医专业研究生;2009年12月至2012年7月,他就读暨南大学EMBA研究生,并获得硕士学位……在这些职位和学位的变化过程中,在业务方面,他从内、外科到妇、儿科,从沉疴老病到疑难杂症一路潜心研究,所获颇多。“搞好业务,是一个医生最基本的要求,收获再多,也没什么可自满的。在业务之外,关于整个中医药学术的发展和传承问题,始终是悬置于我内心的一个大问题。对这个问题,我观察、思考、探寻了近30年的时间……”郭雁斌教授说这些话时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074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