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导报》 > 2019年第33期
编号:1355955
中药纳米制剂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进展
http://www.100md.com 2019年1月6日 中国医药导报 2019年第33期
内耳,口服,1口服纳米给药途径,2注射纳米给药途径,3鼻腔纳米给药途径,4内耳纳米给药途径,5经皮纳米给药途径,6结论
     王 立 周璐瑶 任君刚 张文君 李 鑫

    哈尔滨商业大学药学院黑龙江省预防与治疗老年性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黑龙江哈尔滨 150076

    脑卒中是全球致残和死亡的主要原因[1],是公共医疗保健资金的主要消耗[2]。脑卒中是一种临床综合征[3],其中患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占总人数的80%~85%,多为脑动脉血脉栓塞所致。特别是脑卒中后有23%~65%患者会出现感染性并发症,导致患者恢复不良[4]。中医认为本病病因较多,目前认为脑卒中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主要是虚(阴虚、气虚)、火(肝火、心火)、风(肝风、外风)、痰(风痰、湿痰)、气(气逆)、血(血瘀)六端,可能是由于血液瘀滞、饮食不节、情志郁怒、正气不足以及气候变化等原因所致[5-8]。中药具有多靶点多角度等优点且多数脑卒中对中风均有很好的疗效,然而中药的理化性质复杂、给药剂量相对较大且中药在治疗过程中并未完全与临床相结合,在应用中受到限制[9]。西医方面,脑卒中是一种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疾病[10]。传统的临床治疗包括溶栓治疗、经皮血管内介入治疗、行为康复策略以及阿司匹林等药物治疗。溶栓治疗的应用较为广泛,然而受限于狭窄的时间窗(急性脑中风发病后3~4.5 h 内),并且能导致严重的出血性并发症。经皮血管内介入治疗通常需要急诊操作的专业知识,并存在一系列相关风险[11]。由于上述问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研发新药,然而血脑屏障(BBB)的存在使药物的疗效大大降低。近几年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脑靶向纳米给药系统可以使药物跨越BBB 到达用药部位,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12]。综上所述,本文通过不同给药途径,结合近几年中药纳米制剂对缺血性脑卒中进行总结。

    1 口服纳米给药途径

    口服给药是最常用的药物疗法,也是一种较安全的给药方式,具有给药方式简便、患者顺应性好、生产成本较低以及市售价相对低廉等优点。但因为口服剂型不同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755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