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导报》 > 2019年第33期
编号:1355981
藏医试探性诊断法探讨
http://www.100md.com 2019年12月26日 中国医药导报 2019年第33期
医典,1历史沿革,2临床应用,1诊断技术,3讨论
     公保东主 米 玛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北京 100029

    藏医学历史悠久、理论完整,具有独具特色的疾病预防及诊疗方法。疾病诊断法总体分望、闻、触三个方法,可细分为一千两百多种方法,常用的亦有脉诊、尿诊、舌诊。藏医试探性诊断法为藏医先辈们在长期与疾病做斗争的过程中不断积累和总结出来的一种特殊的诊断方法。藏语称“桑瓦普措孜吉达土”,意为“寄物秘诊法”,是一种试探性疾病诊断方法。此诊断法适用于中毒、热病等临床诊断中较难辨认的疾病,通常以内服或外用某种药物来观察患者的用药反应或疾病的变化,或观察某种药物接触患者的尿液和唾液后的变化情况来诊断疾病。因此试探性诊断法含有望、闻、触三种诊断方法。藏医诊断按原理又可分为三种:一是从引起疾病的因素方面去分析和诊断;二是从性质、症状方面去诊断;三是从有益有害的方面去诊断[1]。这三种方法中试探性诊断比较倾向于第三。早在公元八世纪就有关于藏医“药物秘诊法”方面的文字记载,如《月王药诊》《比基黄色经典》《敦煌本吐蕃医学文献精要》等早期重要古籍文献中有明确的记载,此诊断法的理论随着藏医学的发展而日趋丰富。尤其是在藏医巨著《四部医典》中也记载着许多藏医试探性诊断法内容,但这些诊断法零散分布于各种藏医古籍中,没能形成系统的诊断学科,此前对此诊断法的研究和挖掘几乎空白。

    1 历史沿革

    藏医有3800 多年的历史,有本教创始人敦巴辛饶弥沃切之子常松吉布赤西所著的《解毒雍仲旋》等医典[2],为藏医史上最初有记载的医典。经过漫长的实践,至公元7~8 世纪,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和赤松德赞时期邀请了周边邻国的医师,引入了印度医学、中医学、达斯医学等其他兄弟民族医学的精华,更加丰富了藏医。现今能看到的最早有吐蕃时期的医典,因此本文从现有吐蕃时期的医典开始,按时间顺序分吐蕃时期(公元618~842)、分裂时期(公元843~1239)、萨迦时期(公元1240~1353)、帕珠时期(包括第巴仁蚌巴、第司藏巴)(公元1354~1641)、嘎丹时期(公元1642~1949)五个时期,表1 将选出每个时期中3 部代表性藏医典籍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812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