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导报》 > 2021年第1期
编号:510056
从脾肾论治卒中后疲劳
http://www.100md.com 2021年1月4日 中国医药导报 2021年第1期
阴阳,气血,患者,1卒中后疲劳病因病机,1素体脾虚,生化乏源,2肾精亏虚,阴阳失司,3湿痰瘀郁,实邪交斥,2卒中后疲劳治疗法则,1侧重脾肾,补虚固本,2兼祛实邪,治标护正,3日常调护,防治结合,3临证举隅,4小结
     雷思敏 韩祖成 张子逸

    1.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陕西咸阳 712046;2.陕西省中医医院脑病二科,陕西西安 710003

    卒中后疲劳是卒中后患者常见的继发症状,以慢性病理性疲劳为特征,表现为周身乏力、精神倦怠、休息后不能缓解,常伴有认知异常等[1]。卒中后疲劳的总体发病率为39%~72%[2],40%以上的卒中患者认为疲劳是其最严重的症状之一[3]。卒中后疲劳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无特效的治疗方法,严重影响患者的恢复信心及康复锻炼,同时会增加卒中后患者的死亡风险。中医药治疗本病的优势越来越显著,依据本病的临床特点,着重从脾肾论治,探讨其病因病机、治疗方法及临证经验,为本病的治疗提供更多的临床思路。

    1 卒中后疲劳病因病机

    中医理论中虽未提出卒中后疲劳的病名记载,但是根据本病的临床特征,将其归属于中医“懈怠”“虚劳”等范畴。虚指气血阴阳亏虚,劳指五脏六腑劳损,从而形成虚损劳伤,临床表现为周身乏力、精神倦怠、少气懒言、头昏头沉、脉虚弱等慢性虚弱性证候。《素问·通评虚实论篇》提出“精气夺则虚”,本病以虚立论进行探讨。《理虚元鉴》提出:“有先天之因,有后天之因,有豆疹及病后之因,有外感之因,有境遇之因,有医药之因。”总结了引起虚劳的原因,并强调以先后天为主。卒中后疲劳患者一方面由于卒中日久导致正气亏虚,脏腑虚损;另一方面由于长期缺乏功能锻炼、口服脑梗死预防性药物、情志不佳等,易损伤正气,致脏腑气血阴阳亏虚,故本病以气血阴阳失调,脏腑虚损为基本病机。又因《黄帝内经》多次强调气血之源来于脾,阴阳之根系于肾,《医宗必读》提出:“先天之本在肾,肾应北方之水,水为天一之源。后天之本在脾,脾为中宫之土,土为万物之母。”更体现脾肾乃生命活动之源。故本病的病理基础为脾肾亏虚,同时兼见其他病理性因素,病性为本虚标实。

    1.1 素体脾虚,生化乏源

    卒中的发病无外乎内外两个原因,主要原因在于患者素体脾虚,气血亏损,心、肝、肾三脏失调,兼加外邪、忧思、酒食或房劳等因素以致气血运行不畅,失于濡养,多发为缺血性卒中。卒中后期,正气渐损,气血津微不能濡养躯体及四肢,易发卒中后疲劳。具体表现为:①脾为五脏六腑之枢[4]。《素问·经脉别论》曰:“饮入于胃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868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