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舒文教授应用相反相成思维的学术经验探析
阴阳,1相反相成思维的相关理论阐释发挥,2相反相成思维的相关病机治法认识,3相反相成思维的相关方药配伍应用,4典型病案,5小结
叶峥嵘 吴 琳 沈舒文1.陕西中医药大学名医管理办公室,陕西咸阳 712046;2.陕西省咸阳市中心医院药剂科,陕西咸阳 712000
黑格尔曾指出“凡有限之物即是自相矛盾的,由于自相矛盾而自己扬弃自己”“由于自身的活动自己过渡到自己的反面”[1]。任何事物都存在着既对立(相互制约、相互排斥)又统一(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两个方面,它们之间相反相成的关系决定着事物的生长、变化和消亡。健康状态是人体对立统一关系相协调的体现,疾病情况是机体对立统一关系不协调的表现。因此,维护这种对立统一关系的相反相成思维,在医药学理论体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和地位。《黄帝内经·素问》[2]中即有“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的论述。《伤寒杂病论》[3]是最早运用相反相成思维方法的典范,后世医籍中有关其专论可见张景岳的“反佐论”、张志聪的“寒热补泻兼用辨”、周学海的“升降出入论”、石寿棠的“用药大要论”等。沈舒文教授为博士生导师,陕西省首批名中医,全国名老中医专家传承工作室传承人,全国第四、五、六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擅长治疗疑难杂症,尤其对消化系统疾病有独到的见解,在相反相成思维的相关理论阐释发挥和病机治法认识及方药配伍应用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现将其探析如下,以飨同道。
1 相反相成思维的相关理论阐释发挥
《汉书·艺文志》[4]载:“仁之与义,敬之与和,相反而皆相成也。”这与中医阴阳学说中的阴阳对立、阴阳互根等十分相似。《素问·阴阳应象大论》[2]指出:“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阳以阴为基,阴以阳为偶;阴为阳守持于内,阳为阴役使于外,阴阳相互为用不可分离。围绕与“精不足者,补之以味,形不足者,温之以气”并驾齐驱的又一治虚常法——“阴中求阳,阳中求阴”,沈舒文教授详细论述了其源流和含义,以阴阳这一相反却互根互化的相成为基础,认为阴中求阳生、阳中求阴长是立足本源的化生理虚法门。并就阳中求阴分析了甘温建中化阴阳以治虚劳、温补元气生阴血以退虚热、培补中气摄阴血以治失血、补健脾气生心血以治心悸和温补肾阳化津液以治消渴等临床应用,就阴中求阳讨论了水中取火温肾阳以治水肿、引火归原纳浮阳以降虚火、阴中取阳纳肾气以治虚喘、水中补火温命门以治泄泻和从精化气立中气以治内伤等的临床价值。沈舒文教授[5]提出的“阳中求阴,必纳阴柔于温补之中;阴中求阳,须纳温补于阴柔之内。如此组方,寓柔于刚,动中有静;寓刚于柔,静中有动,方能求生有根,求化有源,阴阳相配,不失其平”更是相反相成思维运用的高度概括。
作为又一对相反相成的范畴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993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