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导报》 > 2021年第27期
编号:508841
中医药辅助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有效性及安全性的meta 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21年10月29日 中国医药导报 2021年第27期
椎动脉,异质性,流速,1资料与方法,1纳入标准,2排除标准,3检索方法,4资料提取与文献质量评价,5统计学方法,2结果,1检索结果,2纳入文献基本情况,3文献质量评价,4meta分析结果,5安全性分
     孟维闪 兰 瑞 王保奇

    1.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河南郑州 450000;2.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病科,河南郑州 450000

    后循环由椎基底动脉、大脑后动脉组成,主要供血给脑干、丘脑、部分颞叶等,后循环缺血指后循环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脑梗死,占缺血性脑卒中的20%,目前仍是导致患者死亡和残疾的重要原因之一。眩晕是后循环缺血的主要表现,占患者的60%左右。后循环缺血性眩晕(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c vertigo,PCIV)病程长、易反复,眩晕初期往往容易被人忽视,从而引发严重后果,所以应早重视,早治疗,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1-3]。

    PCIV 最常见的血管病理表现为动脉粥样硬化,多项研究表明,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液黏度的增加可导致后循环管腔狭窄和血管痉挛,从而使血流速度减慢,对应的供血区域缺血,引起眩晕为主的一系列症状[4-5]。对于PCIV 的治疗,西医一般是以扩张血管、改善供血为主,中医具有多途径、多靶点治疗的优势,应发掘具有中医特色的治疗方案,为PCIV 的防治提供更可靠的循证依据[6]。因此,本研究纳入近5 年的随机对照研究,旨在为中医药辅助治疗PCIV 提供更为细致的循证医学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纳入标准

    ①研究类型:随机对照试验。②研究对象:符合《中国后循环缺血的专家共识》[3]和《眩晕诊治多学科专家共识》[7]中后循环缺血的诊断标准,同时具备眩晕的临床症状。③干预措施: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试验组给予中药汤剂或中成药治疗;或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或中成药治疗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65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