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量化分析探讨《伤寒论》中柴胡桂枝干姜汤的病机
太阴,少阳,1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2纳入标准,3排除标准,4研究方法,2结果,3讨论
吴倩婷 刘 敏1.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广东广州 510405;2.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广东广州 510405
柴胡桂枝干姜汤是《伤寒论》中的经典名方,其组方精当,疗效显著,被广泛应用于治疗消化、呼吸、皮肤、循环、生殖、泌尿等多个系统的疾病[1-2],备受诸多医家推崇。然而纵使古今医家在临床实践中不断丰富其理论内涵,扩大其治疗范围,对其病机的争议却从未间断,众说纷纭。如有少阳病兼表证未解、兼汗下津伤、兼水饮内停等观点[3-4],伤寒大家刘渡舟教授认为本方为少阳兼太阴虚寒之胆热脾寒证[5],而胡希恕教授则认为本方应归属半表半里阴证之厥阴证[6]。由于本方病机复杂,原文晦涩难懂,导致后世医家难以全面掌握此方。同时目前亦缺乏针对本方病机及功效进行客观化、标准化评价的研究,故本研究拟通过现代医学量化分析的方法对《伤寒论》中涉及药物的药量、药频、药效等进行分析总结,结合“以方测证”的思想,深入挖掘柴胡桂枝干姜汤,力求明辨病机,为临床上更准确地运用本方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伤寒论》所载全部经方(烧褌散除外)及药物,因同种药物在不同经方中的剂量或炮制方法不同,致其发挥的功效亦千差万别,故本研究采用分别记录的原则处理药物的剂量与炮制方法[7],例如对于附子的记录共有5 个:炮附子六两、炮附子一枚、炮附子两枚、炮附子三枚、生附子一枚。最终收录经方112 首,涵盖237 味药物。
1.2 纳入标准
纳入有具体药物组成及剂量的方剂,注意剂量或炮制方法不同的同种药物,需作为不同的药物信息进行处理。
1.3 排除标准
重复出现的方剂只录入1 次。
1.4 研究方法
1.4.1 建立《伤寒论》药物量效数据库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8]、《中药大辞典》[9]、《名老中医用药心得》[10]、《长沙药解》[11]为参考标准,把药物功效概括分类为以下4 个方面:①疏肝、补心、温脾、润肺、补肾、和胃、清胆等针对脏腑的功效;②行气、补气、补血、凉血、生津等针对气血津液的功效;③化痰、消食、止咳、治心悸、杀虫、截疟等针对病理因素或缓解症状的功效;④药物的负面影响或不良反应记为负功效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864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