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五脏相关理论论治心力衰竭
心肺,临床,1病因病机,2五脏相关理论源流,1心肺同治,2心脾同治,3心肝同治,心肾同治,3小结
刘文锐 周 华 瞿惠燕 杨天舒 王 田 唐巧林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心内科,上海 201203
心力衰竭是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主要表现为心脏收缩和/或舒张功能障碍。既往心力衰竭研究和治疗的重点主要在心脏,而忽视了其他脏腑对心力衰竭的影响。相关研究显示,心力衰竭是一个涉及多器官的系统疾病,不仅与肺、肾两脏密切相关,还与肝、脾两脏具有密切的联系[1-2]。脾脏作为人体最大的外周免疫器官,其可通过调节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促进炎症因子的释放,致使心肌损伤,促进心力衰竭的发生和发展[3]。肝脏的某些生化指标和肝功能指标异常可预测心力衰竭患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说明心、肝两脏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4]。
中医药作为我国的传统医学,在治疗心系疾病上经验丰富,相关理论指导颇丰。整体观念作为中医学中重要理论基础,能从整体上更好地把握疾病的进展与转归。整体观念认为人是一个统一的有机体,五脏之间相互联系,密不可分,任何一脏疾患都会影响其余四脏。因此,笔者试从五脏相关这一整体观理论探讨心力衰竭的防治,以期更好指导临床实践。
1 病因病机
中医古籍中并无心力衰竭这一病名,但根据其所表现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可归属于中医学中“心痹、心水、心胀、喘证、水肿”等范畴[5]。任何疾病形成都离不开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同样心力衰竭形成也离不开这两个方面。《黄帝内经》中认为心力衰竭形成的外因主要为外感六淫,如《素问·痹论篇》:“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心。”六淫邪气侵袭心脉,伤及心体,进而发为心力衰竭;而内因主要为饮食劳倦情志所伤,如《素问·生气通天论篇》曰:“味过于甘,心气喘满。”《素问·举痛论篇》曰:“劳则喘息汗出,外内皆越,故气耗矣。”《素问·五脏生成篇》曰:“赤,脉之至也,……名曰心痹;得之外疾,思虑而心虚,故邪从之。”其说明饮食不节、劳倦过度和情志失调均可以导致心力衰竭的发生。2014 年版《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诊疗专家共识》[6]指出:心力衰竭为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为气虚、阴虚、阳虚,标实为瘀血、痰浊、水饮。可以看出心力衰竭发生的根本病机在于脏腑气血阴阳的亏损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817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