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导报》 > 2022年第20期
编号:507365
miRNA-205-3p 在川崎病合并巨大冠脉瘤中的作用机制探讨
http://www.100md.com 2022年8月24日 中国医药导报 2022年第20期
逆转录,引物,1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2实验方法,3统计学方法,2结果,1人口学信息,2基因芯片分析,3各组miRNA-205-3p表达量比较,4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5小鼠模型心脏组织病理切片
     郑洋 张慧 李晓惠 张明明 林瑶 石琳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心血管内科,北京 100020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血管炎症综合征,可累及全身多器官,以心血管后遗症最为严重,包括冠状动脉扩张、冠状动脉瘤、血栓形成及心肌梗死[1-3]。巨大冠脉瘤(giant coronary artery aneurysm,GCAA)是冠状动脉瘤最严重的类型,可持续存在并进展,是导致KD 合并血栓形成及心肌梗死的最主要原因,严重危害儿童身心健康[4]。如何早期预警这些高危患儿并积极干预是目前亟待解决的临床与科学问题。微RNA(microRNA,miRNA)是一类长度为18~25 个碱基的内源性非编码RNA,通过降解靶基因mRNA 或抑制mRNA 的翻译发挥生物学功能[5-6]。近年来有关miRNA 的研究表明,部分异常表达的miRNA 与癌症及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7-10]。有研究提示miRNA 可能成为KD 早期诊断标志物[11],但有关miRNA 与GCAA 形成的相关机制鲜有报道。本研究探索miRNA-205-3p 在KD 合并GCAA 发病中的作用机制,并在动物模型上进行验证,为GCAA 的早期诊断和发生机制探索提供新思路。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8 年11 月至2021 年2 月于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以下简称“我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KD 患儿36 例,其中KD 组30 例,KD 合并GCAA 组6 例。按频数匹配同期年龄、性别的于我院体检的健康对照儿童和明确病原的发热对照患儿各20 例(KD 组及KD 合并GCAA 组∶健康对照组∶发热对照组=1.8∶1∶1)。本研究通过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批(SHERLL2018020)。

    纳入标准:①川崎病患儿诊断标准参照2017 年美国心脏协会指南[3];②发热患儿为经呼吸道病毒7项检测明确病原体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排除标准:川崎病患儿:①合并其他部位血管瘤;②临床资料不完整;③家长拒绝参与研究。发热患儿:①不明原因发热患儿;②病毒感染累及下呼吸道患儿。

    1.1.2 实验动物 3~4 周龄C57BL/6 SPF 级健康雄性小鼠共12 只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872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