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干预肝癌患者血小板无效输注的研究进展
免疫性,1血小板生成,1血小板生成的特征,2血小板生成过程的调控机制,2血小板无效输注(platelettransfusionrefractoriness,PTR),1免疫性因素,2非免疫性因素,3血小板制品因素,4
农耀斌 黄鸿娜 黄晶晶 董芷辛 宋文选 肖熹煜 杜沅沁1.广西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学院,广西南宁 530022;2.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医内科教研室,广西南宁 530022;3.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仙葫院区脾胃肝病科,广西南宁 530022;4.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仙葫院区肿瘤科二区,广西南宁 530022
肝癌是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据报道,我国肝癌的发病率、死亡率逐年上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血小板在机体肝脏涉及的生理病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肿瘤转移、免疫防御等过程中均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血小板由成熟的亲代巨核细胞分离、脱落,将无核的血小板颗粒释放进入外周血,并进一步发育至功能成熟[2]。静息状态下的血小板在血管内未被激活,当血小板进入肝炎期的肝脏,会与肝血窦内皮细胞作用,诱导效应细胞聚集、激活,并释放大量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等),导致肝细胞坏死,影响肝细胞的修复及再生[3]。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临床逐渐了解血小板的生成过程,血小板在各种出血性疾病的治疗中发挥良好的作用,至今未有药物或生物制品可取代。而随着需要量的增加,临床上出现血小板告急的现象,因此,如何科学用血,避免血小板浪费,提高血小板输注有效率及输注后药物调理成为当下的热点之一。
1 血小板生成
关于血小板的生成,临床学者有着不同的见解,有研究运用3D、4D 成像技术证实巨核细胞额外产生血小板的数量可满足人体的需求,这一模式称为胞膜出芽[4]。出芽现象存在于肝脏的巨核细胞中[5],这提示血小板功能与肝脏之间的联系有待进一步深析。
1.1 血小板生成的特征
血小板内富含编码RNA 及非编码RNA(微RNA、基因间区长链非编码RNA、核糖体RNA)[6],大部分RNA由亲代巨核细胞通过包裹的方式释放传递给子代,少部分通过外周血借助微囊泡或直接交换等方式从其他细胞(红细胞、白细胞等)中提取RNA,此外,血小板本身也可独立翻译[7]。不同阶段的血小板蛋白表达水平存在差异,其在成熟血小板中的表达低于网织血小板[8]。
1.2 血小板生成过程的调控机制
血小板生成是一个复杂的机制调控过程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864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