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跨理论模型的时效性分析模式在颅内大动脉闭塞桥接治疗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1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2护理方法,3观察指标,4统计学方法,2结果,1两组各时间点FMA评分比较,2两组各时间点MBI评分比较,3两组各时间点CD-RISC评分比较,3讨论,1肢体功
国 玲 韩 萌 王 玉 孙 婧 贾亚男1.河北省邢台市第三医院内科,河北邢台 054000;2.河北省邢台市第三医院神经内科,河北邢台 054000
颅内大动脉闭塞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经桥接治疗后,其神经功能虽然得到明显改善,但仍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因此,后续科学、规范的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必不可少[1-2]。常规护理干预只能提供基础的护理服务,难以满足不同心理及不同病情严重程度患者需求[3-4]。时效性分析模式是把握有效的激励时机,在某个特定时间范围内实施多种激励措施激励患者,对患者的生理和心理产生预期效果的能力,以此提高患者康复信心,进而更好地配合康复治疗[5]。而跨理论模型是根据患者行为变化,制订不同对应策略,对患者行为习惯保持效果显著[6]。结合上述两种护理模式的优点,或可进一步提升护理效果。基于此,本研究对颅内大动脉闭塞桥接治疗后患者采取基于跨理论模型的时效性分析模式,分析其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11 月至2021 年11 月河北省邢台市第三医院颅内大动脉闭塞桥接治疗后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通过河北省邢台市第三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2019-KY-35)。纳入标准:①颅内大动脉闭塞性缺血性脑卒中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7]相关标准,并经影像学检查确认;②均接受桥接治疗且病情处于恢复期;③患者及家属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精神障碍,无法沟通;②合并其他脑部疾病(如脑膜炎、蛛网膜下腔出血等);③合并其他影响肢体运动功能的疾病;④合并心、肝、肾等功能障碍。脱落标准:①出现严重并发症或病死;②中途退出研究。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5 例。对照组中男34 例,女21 例;年龄52~75 岁,平均(64.82±4.65)岁;体重指数21.3~32.0 kg/m2,平均(26.01±2.22)kg/m2;闭塞动脉:基底动脉闭塞13例,大脑中动脉闭塞28 例,颈内动脉闭塞14 例。干预组中男32 例,女23 例;年龄51~73 岁,平均(64.33±4.51)岁;体重指数21.8~31.2 kg/m2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845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