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银毒性”泛议
第1页 |
参见附件(291KB,2页)。
【关键词】水银:毒性
【中图分类号】R114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 1673-7555【2007】02-91-02
2000-03-04第3版《新民晚报》消息“儿童测体温慎用口表”,说一个两岁男孩因病测量体温时误将体温表咬破,水银误入肚,引起家人极度恐慌。该报道引用某市级医院儿科主任的话“水银是一种重金属,服后会中毒”,且引用了许多吓人的症状。此消息一度在该市发行的许多报纸上都曾有报道,读者广泛。另有1996-03-14《周末》转摘《羊城晚报》“三龄童测体温遭不测一咬碎体温计中毒丢性命”,说“黑龙江伊春市一不满3岁儿童患感冒初愈,因咬碎水银体温计,剧毒的水银流出,待大人发现,孩子已经中毒夭亡。”
对于水银,古今中外误会颇多,可谓源远流长,《水浒传》第一百二十回就曾有梁山好汉卢俊义误食水银后“觉道腰肾疼痛,动举不得”,在船上“不想水银坠下腰胯并骨髓里去,册立不牢,落于淮河深处而死。”无独有偶,国外的小说戏剧情节中也不乏有类似的描写。如:莎士比亚的代表作《哈姆雷特》中,即有丹麦国王的弟弟怀有杀兄篡权的阴谋,用水银灌入国王耳中将他毒死的情节。正因为“水银有毒”已深入人心,才会出现如《信息报》1995-01-28对1例大便内排出水银而并未出现中毒死亡者大为惊疑,说“中外医学文献及临床病例史上,无肠内存有水银而不中毒和肠胃不穿孔的病例。”吞下水银未死,本属正常,倒成了新闻纯属庸人自扰。
“水银有毒”的观点似乎已根深蒂固早成定论。但笔者则要提出一个完全相反的结论:水银f元素汞,液态金属。下同)无毒,更不会致人以死。传闻不能代替事实。让我们先以水银的理化性质来认识它。水银,化学上称为汞(Hg),是常温下唯一的液体金属,银白色,易流动,比重13.546,熔点一38.87℃,沸点356.90℃,化学价1和2,在常温下不被空气氧化。易溶于硝酸,也溶于热硫酸,但与稀硫酸、盐酸、碱都不起作用,也不溶于水及醇、醚等有机溶剂。这即是了解水银无毒性的最重要的基础。最后还要以其药理、毒理性质来决定,近代医学家为了验证水银的毒性,曾试验服2g/kg,给家兔灌入水银,结果家兔并未中毒死亡(健康报1986-02-20),水银几乎全部随粪便排出来。也有人按6g/kg/d的大剂量,连续1mo给大白兔灌入水银,也未见中毒死亡的情况f郑州晚报1986-07-20)。动物临床医学实验如此,倘若人直接服用水银又如何呢?据报道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91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