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07年第3期
编号:11527760
消化系统恶性肿瘤血浆D-二聚体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http://www.100md.com 2008年2月24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07年第3期
     【摘要】目的通过检测56例恶性消化系统肿瘤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以探讨恶性消化系统肿瘤患者凝血及纤溶状态变化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美国贝克曼ACL-7000检测仪,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出样本含量(56例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和20例正常对照组血浆D-二聚体含量)。结果前者显著高于后者(P0.05)。结论测定血浆D-二聚体含量可作为诊断消化系统肿瘤的实验室依据之一。

    【中图分类号】R735.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555[2007]03-0018-02

    D-二聚体(D-dimer)是纤维蛋白单体经活化因子XⅢ(FXⅢa)交联后,再经纤溶酶水解所产生的一种特异性降解产物。它是纤维蛋白溶解的可靠指标。文献报道[1],肿瘤患者可同时存在凝血和纤溶异常。我们采用美国贝克曼ACL-7000检测仪,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出样本含量(56例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和20例正常对照组血浆D-二聚体含量)。现

    将结果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检测对象消化系统恶性肿瘤56例,为2003年5月至2006年12月在本科住院的患者。男35例,女21例,年龄41~75岁,平均63.1岁。原发性肝癌20例,胰腺癌15例,胃癌12例,食管癌9例。大部分病例经病理和(或)细胞学确诊,少数病例经临床、化验和CT诊断。正常对照组20例为健康献血员,男10例,女10例,年龄27~50岁,平均38.6岁。

    1.2检测方法晨起抽观察对象空腹静脉血2ml,注入含3.2%/3.8%柠檬酸钠试管,提取血浆,严格按试剂说明书操作,采用美国贝克曼ACL-7000检测仪,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出样本含量(正常值0.05)。

    2.2肝癌分期与D-二聚体含量的关系在20例肝癌Ⅰ、Ⅱ期组11例:D-二聚体含量(2985±897)mg/L;肝癌Ⅲ期组9例:D-二聚体含量(4215±998)mg/L,肝癌Ⅲ期组D-二聚体含量较肝癌Ⅰ、Ⅱ期组高,但两者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

    3讨论

    D-dimer是交联的纤维蛋白在纤溶酶作用下裂解产生的一种代谢产物,其升高表明体内有凝血酶1生成及继发性纤溶,是反映体内存在高凝状态及纤溶亢进的特异分子标志物之一[1]。恶性肿瘤患者常伴有凝血及纤溶异常[2,3],其临床表现为深部静脉血栓和慢性DIC。其机理为:①肿瘤细胞释放癌性促凝物;②肿瘤细胞浸润血管内皮,损伤血管基底膜;③激活血小板;④合并感染。而局部血栓的形成又为肿瘤远处转移创造了条件。常规凝血功能检查如PT、KPTT多不敏感。本研究检测结果说明D-dimer是反应体内凝血、纤溶状态的一个灵敏的分子标志物。Wilde[5]和Kruskal[1]分别测定59例和50例急、慢性肝病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升高,以肝细胞癌最为明显,因而测定血浆D-二聚体含量可作为诊断消化系统肿瘤的实验室依据之一。本组资料还提示,原发性肝癌组显著高于食道癌(P, 百拇医药(晋 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