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传统医学对乳腺增生的认识
[关键词] 乳腺增生;传统医学;综述
乳腺增生是乳房的一种非炎症性而与月经周期有关并以乳痛和乳块为特征的疾病。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生活压力的加大、饮食结构的改变,其发病率呈明显上升的趋势,乳腺增生的发病率约占女性乳腺疾病的75%,其发病年龄在20~44岁之间为多,是发于青壮年妇女乳腺的常见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单侧或双侧乳房出现大小、形态不一的慢性肿块,伴局部胀痛、串痛或隐痛,其形态、大小及硬度,受月经周期、情绪、劳累等因素的影响,而且本病是乳腺癌多种危险因素之一,故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重视。下面就传统中医对乳腺增生的认识综述如下。
历代医家对乳腺增生病有不同的描述和命名,本病属于中医“乳癖,乳中结核,隐核”等病的范畴。
1 病名的认识
“乳癖”最早记载于《中华中藏经》,此书托名汉代华佗所作。“乳癖”亦属于中医文献“痞”的广义范畴,癖同义于痞,《内经》及《伤寒论》中均有“痞”的记载。《素问五常政大论》“备化之纪……其病痞。”又云:“卑监之纪……其病留满痞塞。”《伤寒论》中也有痞的病因记载,《伤寒论》第131条“病发于阳反下之,热人因作结胸,病发于阴,而反下之因作痞……”痞者癖也,痞是气血运行不畅,在人体的任何部位出现的胀满疼痛,症情时轻时剧,疼痛时隐时现,这和乳癖的临床表现十分一致。以后在610年的隋代巢元方所著的《诸病源候论》中,称之为“乳中结核”。明代陈实功《外科正宗》云:“乳癖乃乳中结核,形容丸卵,或坠垂或不痛,皮色不变,其核随喜怒消长……”清代的张璐《张氏医通》(1695年)和罗国刚《罗氏会约医镜》亦有描述“乳癖”的类似记载。至1805年高秉钧的《疡科心得集》则有此病的专辟章节《辩乳癖、乳痰、乳岩论》,其中说:“有乳中结核,形如丸卵,不疼痛,不发寒热,皮色不变,其核随喜怒消长,此名乳癖。”
, http://www.100md.com
2 病因病机的认识
2.1 冲任失调 《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日:“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女科撮要》日:“夫经水,阴血也,属冲任之脉所生,上为乳汁,下为月水。”《圣济总录》亦日:“以冲任二经,上为乳汁,下为月水。”可见乳房与冲任的关系密切。因此宋代的《圣济总录》指出:“妇人以冲任为本,若失于将理,冲任不和……则气壅不散,结聚乳间,或硬或肿,疼痛有核。”提出了冲任不和是本病发生的病理基础。清代余听鸿《外科医案汇编》亦日:“……乳中结核,虽病在肝,其病在肾。”《马培之医案》:“乳头为肝肾二经之冲。”马、余二氏重视肾、冲任与本病发生的关系。窦汉卿《疮疡经验全书》:“乳癖此疾,因女子十五岁,经脉将行或一月两次或过月不行致成此疾,多生寡薄气体虚弱。”窦氏已认识到本病与月经不调的相关性,冲任不调是发生本病的重要因素。
2.2 情志内伤、肝郁气滞、痰瘀互结《素问举痛论》日:“百病生于气。”《高氏疡科心得集》:“肝气有所停,胃见木之郁,唯恐来克,伏而不扬,气不敢舒,肝气不舒,而肿硬之形成。”阐明了肝郁气滞,情志内伤是本病发生的重要病因病机。陈实功认为本病“多由.思虑伤脾,恼怒伤肝,郁结而成也”。“忧郁伤肝,思虑伤脾,积想在心,所思不得志者,致经络痞涩,聚结成核”。王肯堂《证治准绳》认为“忧怒郁遏,时日积累,脾气消阻,肝气横逆,遂成隐核”。
, 百拇医药
3 治疗的认识
清代余听鸿谓:“鄙见之乳症,不出一气足矣。”《外证医案汇编》指出:“治乳症,不出一气字定之矣。脾胃土气壅,则为痈;肝胆木气郁,则位疽;正气虚,则为癌;气虚不摄,为漏;气散不收,为悬;痰气凝结,为癖、为核、为痞。气阻络脉,乳汁不行,或气滞血少,涩而不行。若治乳从一气字著笔,无论虚实新久,温凉攻补,各方之中,夹理气舒络之品,使乳络疏通……”因此“治法不必治胃,但治肝而肿自消矣”的观点,对后世医家影响较大。余听鸿的“乳中结核,虽云在病,其病在肾”的观点,为本病取用调摄冲任、温补肾阳的治法提供了理论依据。
4 疾病转归的认识
《外科真诠》:“乳癖……年少气盛,患一二载者……可消散。若老年气衰,患经数载者不治,宜节饮食,息恼怒,庶免乳岩之变。”阐明了乳癖存在癌变的可能性。, 百拇医药(单友琴)
乳腺增生是乳房的一种非炎症性而与月经周期有关并以乳痛和乳块为特征的疾病。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生活压力的加大、饮食结构的改变,其发病率呈明显上升的趋势,乳腺增生的发病率约占女性乳腺疾病的75%,其发病年龄在20~44岁之间为多,是发于青壮年妇女乳腺的常见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单侧或双侧乳房出现大小、形态不一的慢性肿块,伴局部胀痛、串痛或隐痛,其形态、大小及硬度,受月经周期、情绪、劳累等因素的影响,而且本病是乳腺癌多种危险因素之一,故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重视。下面就传统中医对乳腺增生的认识综述如下。
历代医家对乳腺增生病有不同的描述和命名,本病属于中医“乳癖,乳中结核,隐核”等病的范畴。
1 病名的认识
“乳癖”最早记载于《中华中藏经》,此书托名汉代华佗所作。“乳癖”亦属于中医文献“痞”的广义范畴,癖同义于痞,《内经》及《伤寒论》中均有“痞”的记载。《素问五常政大论》“备化之纪……其病痞。”又云:“卑监之纪……其病留满痞塞。”《伤寒论》中也有痞的病因记载,《伤寒论》第131条“病发于阳反下之,热人因作结胸,病发于阴,而反下之因作痞……”痞者癖也,痞是气血运行不畅,在人体的任何部位出现的胀满疼痛,症情时轻时剧,疼痛时隐时现,这和乳癖的临床表现十分一致。以后在610年的隋代巢元方所著的《诸病源候论》中,称之为“乳中结核”。明代陈实功《外科正宗》云:“乳癖乃乳中结核,形容丸卵,或坠垂或不痛,皮色不变,其核随喜怒消长……”清代的张璐《张氏医通》(1695年)和罗国刚《罗氏会约医镜》亦有描述“乳癖”的类似记载。至1805年高秉钧的《疡科心得集》则有此病的专辟章节《辩乳癖、乳痰、乳岩论》,其中说:“有乳中结核,形如丸卵,不疼痛,不发寒热,皮色不变,其核随喜怒消长,此名乳癖。”
, http://www.100md.com
2 病因病机的认识
2.1 冲任失调 《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日:“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女科撮要》日:“夫经水,阴血也,属冲任之脉所生,上为乳汁,下为月水。”《圣济总录》亦日:“以冲任二经,上为乳汁,下为月水。”可见乳房与冲任的关系密切。因此宋代的《圣济总录》指出:“妇人以冲任为本,若失于将理,冲任不和……则气壅不散,结聚乳间,或硬或肿,疼痛有核。”提出了冲任不和是本病发生的病理基础。清代余听鸿《外科医案汇编》亦日:“……乳中结核,虽病在肝,其病在肾。”《马培之医案》:“乳头为肝肾二经之冲。”马、余二氏重视肾、冲任与本病发生的关系。窦汉卿《疮疡经验全书》:“乳癖此疾,因女子十五岁,经脉将行或一月两次或过月不行致成此疾,多生寡薄气体虚弱。”窦氏已认识到本病与月经不调的相关性,冲任不调是发生本病的重要因素。
2.2 情志内伤、肝郁气滞、痰瘀互结《素问举痛论》日:“百病生于气。”《高氏疡科心得集》:“肝气有所停,胃见木之郁,唯恐来克,伏而不扬,气不敢舒,肝气不舒,而肿硬之形成。”阐明了肝郁气滞,情志内伤是本病发生的重要病因病机。陈实功认为本病“多由.思虑伤脾,恼怒伤肝,郁结而成也”。“忧郁伤肝,思虑伤脾,积想在心,所思不得志者,致经络痞涩,聚结成核”。王肯堂《证治准绳》认为“忧怒郁遏,时日积累,脾气消阻,肝气横逆,遂成隐核”。
, 百拇医药
3 治疗的认识
清代余听鸿谓:“鄙见之乳症,不出一气足矣。”《外证医案汇编》指出:“治乳症,不出一气字定之矣。脾胃土气壅,则为痈;肝胆木气郁,则位疽;正气虚,则为癌;气虚不摄,为漏;气散不收,为悬;痰气凝结,为癖、为核、为痞。气阻络脉,乳汁不行,或气滞血少,涩而不行。若治乳从一气字著笔,无论虚实新久,温凉攻补,各方之中,夹理气舒络之品,使乳络疏通……”因此“治法不必治胃,但治肝而肿自消矣”的观点,对后世医家影响较大。余听鸿的“乳中结核,虽云在病,其病在肾”的观点,为本病取用调摄冲任、温补肾阳的治法提供了理论依据。
4 疾病转归的认识
《外科真诠》:“乳癖……年少气盛,患一二载者……可消散。若老年气衰,患经数载者不治,宜节饮食,息恼怒,庶免乳岩之变。”阐明了乳癖存在癌变的可能性。, 百拇医药(单友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