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07年第33期
编号:11526281
MR多种技术在下肢静脉成像中的联合应用
http://www.100md.com 2008年2月24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07年第33期
     【摘要】目的 探讨磁共振多种技术在下肢静脉成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1例疑有下肢静脉疾病患者分别行磁共振平衡超快速场回波序列、预饱和技术及脂肪抑制技术扫描,不用造影剂,采用双盲法评价其图像。结果21例患者中,1例正常,3例深静脉血栓,术后髂静脉狭窄1例,下肢静脉曲张16例,结果均经手术或临床随访诊断证实,采用平衡超快速场回波技术成像,所有患者均得到满意的下肢静脉图像。结论平衡超快速场回波技术是提供下肢静脉病变的理想诊断。

    【关键词】磁共振;下肢静脉成像

    随着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的发展,显示血管图像的非创性检查方法越来越多,如二维、三维时间飞跃法及相位对比法,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等。三维平衡超快速场回波(3D B-TFE)技术的临床应用,为心脏及血管成像增加了一种新的检查方法,本文就该技术联合预饱和技术及脂肪抑制技术在下肢静脉成像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

    1材料和方法
, 百拇医药
    1.1一般资料21例临床怀疑下肢静脉病变的患者,男8例,女13例,年龄32~79岁,多以下肢肿胀、疼痛、静脉曲张、跛行、皮肤溃疡等症状就诊,所有患者均有同期下肢静脉造影,其中9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

    1.2检查方法设备采用Philips公司1.5T超导磁共振机。患者仰卧位,膝、踝关节垫平固定,使臀部和下肢尽可能处于同一水平位置,双手置于头顶或交叉于胸前,足先进。扫描序列和参数:采用平衡TFE序列并脂肪抑制,自动移床技术,根据扫描范围大小计算模块的个数,头侧加预饱和带、相控阵体表面线圈。图像后处理:利用多方位、多角度MIP重建,自动对接技术组成一幅完整的从髂静脉分支到下肢远段静脉的图像,并可任意方向旋转观察,为了观察细节可单独分析观察某段图像。

    2结果

    本技术诊断深静脉血栓3例,腹股沟蔓状血管瘤手术后髂静脉狭窄1例,下肢静脉迂曲扩张16例,正常1例,以上病例均经手术或与静脉造影比较及临床综合诊断证实。
, 百拇医药
    磁共振多技术进行下肢静脉成像所示静脉轮廓清晰、伪影少、血液信号强、具有直观性和整体性,能清晰显示血栓形态和狭窄的部位、范围和侧支血管。大腿深静脉显示优于直接注入法静脉造影,扩张浅静脉显示与造影相仿。

    3讨论

    3.1目前影像学诊断下肢静脉血管病变仍以常规血管造影为主,顺行造影分直接穿刺法及骨髓穿刺法,直接穿刺法对浅静脉及下肢深静脉、腘静脉、股静脉显示尚可,但对股深静脉、股总静脉及髂外、髂内、髂总静脉因大量稀释使其显示较淡。骨髓穿刺法损伤大,二种方法均易产生“层流征”及湍流假象,有时候重复多次检查才能确诊,股静脉压迫易导致血栓脱落[1-3],同时血管的图像质量与操作人员的技术及病人的配合也有较大关系,因此,常规血管造影为有创性检查、必须使用对比剂、易产生假象、还有一定的并发症。

    3.2目前常规的几种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MRA)比较常规MRA主要利用流空效应原理有时间飞跃和相位对比两种技术,他们均有赖于血液流动的方向、速率及类型,难免出现诸多由于血液流动而产生的假像。
, 百拇医药
    MRA技术中的TOF法可分2种,3D TOF-MRA对狭窄程度的判断准确,适用于中等流速以上血流,但对慢速血流不敏感,不适于下肢静脉系统的显示;2D TOF-MRA具有成像快、范围大、对慢血流敏感、背景抑制好及对比度高的优点,此法在扫描层面与血流垂直时信号损失最少,适合下肢血管,有报道[6]对膝上段深静脉血栓形成诊断的特异度和敏感度达100%,MRA对血流的显示依赖于血流的速度和状态,小腿静脉血流速度慢,此方法对小腿静脉的显示不满意。

    PC法可用于较慢血流、复杂血流的成像,对背影抑制优于TOF法,PC法在检查下肢静脉时需选较低的速度编码,容易产生伪影,成像时间较长,如果参数选择不当会导致信号减弱,影像质量受影响,甚至导致成像失败,故应用于下肢静脉的报道较少。

    CE-MRA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的磁共振成像技术,它具有图像清晰、成像时间短、扫描范围大的优势,其缺点在显示静脉系统时动静脉同时显影,有报道先采集动脉期的图像数据,再采集动静脉期的图像数据,然后两组图像数据相减后进行三维重组,即可得到静脉影像,此法检查时间较长,需注射造影剂,同时扫描时间要求严格。
, http://www.100md.com
    3.3MR多技术联合在下肢静脉成像中具有较大的优势。

    本方法与顺行性下肢静脉造影比较:该技术可大范围显示下肢静脉,根据需要选择扫描范围,从下腔静脉至足背静脉可一次设计扫描完成,血管造影受投照野影响,需多次正侧位分段摄片;B-TFE能清晰显示下肢深静脉、浅静脉及交通静脉,可显示2~3 mm粗细静脉分支,显示细小分支较静脉造影丰富,因为非注射部位的细小分支不收集造影剂;下肢静脉造影由于多采用捆扎大腿根部,松压后深静脉血流快速回流,很难清晰显示髂静脉及分支,B-TFE技术不受流速影响,可清晰显示骼静脉及分支,同时三维观察可显示任意方向上的狭窄,本组1例手术后髂静脉狭窄患者,下肢静脉造影未能显示,而磁共振血管成像可清晰显示右侧髂静脉两段不同方向的狭窄情况,手术证实了磁共振的发现;对深静脉完全阻塞的患者,B-TFE技术能显示整个栓子全长,顺行性静脉造影只能显示其阻塞的一端;B-TFE技术对扩张、迂曲的浅静脉显示极佳,本文中15例静脉曲张患者的磁共振血管图像所观察到的信息与下肢静脉血管造影图像几乎一样;2种方法均可显示关闭的静脉瓣。本技术只需患者仰卧不动,脚、膝部位固定即可,无并发症,不需注射造影剂。
, 百拇医药
    3.4本技术存在一些缺陷,首先由于要求非常短的TR,该脉冲序列必须在高性能的梯度场下实现,其次对破坏稳态的因素如磁场的不均匀性,涡流及非均匀磁化敏感导致的共振偏离效应,可使图像产生斑纹状的黑条伪影,因此需在成像中常规加上自动匀场技术,同时通过缩短TR,使相位累积的时间减少,这些条纹线分开,可将磁场非均匀效应减至最低。预饱和技术不能完全清除动脉的影像,隐约可见下肢动脉,不影响诊断,同时B-TFE技术不能观察血流方向。

    磁共振多技术联合具有非常高的静脉-软组织对比度,成像时间缩短,不影响空间分辨率,高质量的成像可清晰地显示下肢静脉血管及其分支,提高诊断能力,且不用注射造影剂,可作为下肢静脉首选成像技术。

    参考文献

    1Baarslag HJ, Van Beek EJ, Reekers JA. Magnetic resonance venography in consecutive patients with suspected deep vein thrombosis of the upper extremity: initial experience. Acta Radiol, 2004,45(1):38-43.
, 百拇医药
    2Tovey C, Wyatt S. Diagnosis, investigation, and management of deep vein thrombosis. BMJ, 2003,326(5):1180-1184.

    3Mantoni M. Ultrasound of limb veins. Eur Radiol,2001,11(9):1557-1562.

    4徐惊伯,张柏根,等.周围血管疾病X线诊断及治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56-59.

    5张云亭,袁聿德.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11.

    6Lsissy JP, Cingualbre A, loshkajian A, et al. Assessment of deep venous thrombosis in the lower limbs and pelvis: MR venography versus duplex Doppler sonography. AJR, 1996,167(4):971-975., 百拇医药(余成新 秦 觅 王红敏 陆 蓬 陈江津 杨 成 胡 艳 徐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