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08年第8期
编号:11582305
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与窒息儿的早期干预(2)
http://www.100md.com 2008年5月1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08年第8期
     6 早期干预的重要性

    6.1 婴幼儿在2岁以内是中枢神经系统发育最迅速、可塑性最强、代偿性和修复性最好的脑发育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的脑结构和功能发育,以年龄越小发育越快为特点,如在此时给予适当的丰富刺激,可促进脑结构和脑功能的发育,例如丰富的语言环境促进大脑语言区的突触发育。新生儿脑内基本的感觉运动通路已髓鞘化,但白质尚未髓鞘化,出生后树突和轴突不断增长,1岁时密度超过成年人,但2岁时开始出现“修剪”现象,以形成有效的工作网络。窒息等脑损伤的高危儿可通过轴突绕行投影,树突不寻常分叉,产生非正规的神经突触等[8],给予良好的刺激,可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智力潜能。国内外研究表明,窒息等脑损伤患儿细胞死亡形式以凋亡为主,而细胞凋亡是一持续时间长,进展较慢并可逆的过程,早期给予良好的刺激,可使脑血流量增加,保护中枢神经元,减少脑细胞的凋亡[9]

    6.2 脑发育的关键期和可塑性 脑科学研究表明,在脑发育过程中也存在关键期,一般讲5~6岁前是心理和智力发育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脑在结构和功能上都有很强的适应和重组能力,易于受环境的影响,未成熟脑可塑性最强,由于有害因素的影响,神经细胞生理死亡增加,但脑的某些区域甚至在出生以后还能再生新的神经母细胞。神经原移行障碍是脑发育不良的主要原因。近年的研究数字显示,发育中的脑可能从损伤中恢复,或得到补偿,这种恢复和补偿除其生理因素外,与外界干预密切相关。早期的感觉剥夺或经验剥夺、早期营养不良等,都会使婴儿的相应感觉区域出现萎缩,损害脑功能的发育。除运动评分外,社会因素和家庭环境是影响认知和行为语言发育的重要因素[10]。尽管缺氧等因素导致的脑损伤发生率高,但加强新生儿科医生培训,早期识别异常情况,了解影响预后的各种因素,抓好时机,利用有利因素早期干预,可以明显改善预后。
, 百拇医药
    6.3 早期干预的关键年龄 6岁以前都称早期,但3岁以前更好,最好就是从新生儿开始,愈早愈好。在关键期获取最佳的学习或行为能力,更好地适应生存。当然早期虽然重要,但不等于过了早期,环境和教育就不起作用了,因为突触的可塑性是终生的。NBNA对窒息儿预后有预测价值,如果生后7 d评分<35分就视为异常,可作为早

    期干预的临床依据。

    7 早期干预的类型和方法

    7.1 干预类型 ①直接针对受干预婴儿,可在婴儿室个别进行促进发育的刺激,或将婴幼儿集中进行训练;②通过指导家长间接对干预对象进行训练;③上述两项相结合的干预方法;④家长会议。

    7.2 干预的方法 ①新生儿的到来给家庭带来了很多变化,父母需要了解和处理随之而来的各种问题。在新生儿期做好定期访视,给新生儿检查时应有其父母在场,把新生儿的各种能力显示给父母,促进亲子之间的感情,对今后儿童乃至成人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发展都是有利的。②对于有围产期高危因素的早产儿、窒息儿等,动态监测,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医师需要给父母选择目标,制定治疗计划,解释治疗的道理,纠正错误的看法,简化治疗方案,把治疗和生活常规结合起来,及早发现,才能进行更有效的治疗,降低或避免出现不良的结局。③婴幼儿时期与儿保科合作,定期作运动和智能方面的监测,提供教育,如要求式的教育、预见性的指导、印刷品或视听教育的方法等,消除错误的感知觉,培养父母和儿童良好的情绪,只有父母接受诊断,执行医师的指导,早期干预才能成功。④提供环境干预也是治疗计划的一部分,调动家庭以外的人员帮助他们,以减少儿童行为问题的一些诱发因素,医师可通过电话等随访就诊,了解环境干预的实施情况,以保证环境干预的质量。
, 百拇医药
    参考文献

    1 刘子藩,易兴治.实用高压氧医学.广东科技出版社,1990:396.

    2 边旭明.新生儿窒息原因的临床分析.中华妇产科杂志,1990,25(4):235.

    3 王广润,王沂锋,程建萍.胎儿宫内窘迫对新生儿神经行为的影响.现代妇产科进展,1996,5(3):241-243.

    4 崔兴杰,张雅慧.宫内缺氧对新生儿神经行为的影响.河南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3,6(4):64.

    5 Yanagisawa M,Kurthara H,Kimura S,et al.A novel othelial cell.Nature,1998,332(5):411-415.

    6 张姿英,林振浪,钱燕,等.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脑脊液内皮素水平与脑实质CT值关系的研究.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9,15(5):290-292.
, 百拇医药
    7 鲍秀兰,周华康.新生儿行为和0~3岁教育.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95,154-160.

    8 丁国芳,孙金涛.围产期高危儿的早期干预.国外医学儿科学分册,1992,19(1):25-27.

    9 韩玉昆.努力提高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治疗水平.实用临床儿科杂志,2000,15(5):296-297.

    10 Kilbride HW,Thorstad K,Daily DK.Preschool outcome of less than 801-gram preterm infants compared with fuii-term sibling.Pediatr,2004,113(4):742-744., 百拇医药(马向洁)
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