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08年第18期
编号:11621848
73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治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08年7月22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08年第18期
     【摘要】 目的 探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73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出血原因、诱因和治疗方法。结果 50 例为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68.5%),13 例为门脉高压性胃病出血(17.8%),10例为消化性溃疡出血(13.7%)。出血诱因包括饮酒17例(23.3%),药物(非甾体类为主)20 例(27.4%),过度劳累14 例(19.2%),精神刺激14例(19.2%),原因不明8例(10.9%)。出血与肝功分级、并发症有相关性(P[1]。本组73例中50例为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68.5%),13 例为门脉高压性胃病出血(17.8%),10例为消化性溃疡出血(13.7%)。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发生机制主要与门脉压力升高有关[2],门脉压力越高,胃上部侧支循环的血量越多,导致食管静脉扩张越甚,管壁越薄,最终发生破裂出血。因此,降低门脉压力是预防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关键。老年人非静脉曲张出血随年龄而增加,说明年龄本身是一个危险因素,应引起重视。其可能的机制为老年人常伴随多种内科疾病,服用药物包括非甾体类抗炎药、抗凝药等有关。因此,老年肝硬化患者服用药物时应尽量避免此类药物,必须服用时,要在临床医生指导下服用。出血原因不明者,可能为出血后局部血管张力下降,血管收缩,出血点闭合,胃镜下不易发现出血病灶。本组20 例以药物(非甾体类为主)为出血诱因的患者均为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经治疗可于短时间内停止出血,治疗以综合治疗为主。补充血容量应根据患者全身情况、心率、循环状态及贫血改善而定,尿量是有价值的参考指标。补液只宜补葡萄糖,不补充糖盐水,应注意避免因输液、输血过快、过多而引起肺水肿,原有心脏病或老年患者必要时可根据中心静脉压调节输入量。垂体加压后可通过对内脏血管的收缩作用,减少门脉血流量,降低门脉及其侧支循环的压力,从而控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时低血容量与缺氧可导致肾前性氮质血症使用氨增高,易诱发肝性脑病,应早期使用支链氨基酸。总之,对于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应掌握临床特点、及早查明出血原因并进行相应治疗。

    参考文献

    [1] 孙晓丹,王宏刚,吕英姿.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76例病因分析.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5):1065-1066.

    [2] Mark B Taylor,潘国宗.胃肠急症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175., 百拇医药(单 彬 陆佩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