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粘连性肠梗阻临床研究
【关键词】 肠梗阻;手术并发症;复方大承气汤;中西医结合治疗
笔者自2004 年3 月至2007 年2 月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粘连性肠梗阻24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 48例术后肠粘连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治疗组)24例,西医常规治疗组(对照组)24例。治疗组男17例,女7例;年龄15~65 岁,平均43.0 岁;胃肠道术后12例,脾脏术后3例,肝胆术后5例,阑尾炎术后3例,嵌顿疝术后1例。对照组男16例,女8例;年龄16~63 岁,平均44.7 岁;胃肠道术后13例,脾脏术后3例,肝胆术后4例,阑尾炎术后3例,嵌顿疝术后1例。所有病例均有腹痛,腹胀,停止排便、排气的症状,腹部膨隆呈对称性,可见肠型或蠕动波,部分患者可伴有腹部炎性反应体征,低热和白细胞增高,大部分患者出现呕吐,腹部压痛,可闻及高调气过水声,X 线腹透或定位腹平片可见气液平面。
1.2 治疗方法 24例单纯采用西医常规保守治疗:包括禁食、胃肠减压,胃肠外营养支持、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失衡,根据病情适当应用抗生素、抗酸剂减少消化液分泌。24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同时配合中药复方大承气汤加减。每次取药250 ml 由胃管注入,注入后闭管2~4 h,若注药后腹痛剧烈、恶心呕吐者可随时放开胃管并行持续性负压吸引,待症状缓解后重新注药,2次/d。两组均治疗7 d为1 个疗程。治疗期间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注意患者的症状及生命体征,严格掌握手术时机,如出现病情加重,即转手术治疗。
1.3 疗效标准 ①痊愈:治疗后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大便通畅;②有效:临床症状减轻,大便通畅;③无效:经1周治疗,病情无明显变化。
1.4 治疗效果 治疗组治愈19例(78.2%),有效3例(12.5%),无效2例(8.3%),总有效率为91.7%;3 d内解除梗阻者5例,4~7 d解除梗阻者17例,平均4 d解除梗阻;中转手术2例。对照组治愈9例(37.5%),有效9例(37.5%),无效6例(25%),总有效率为75%;中转手术6例。
2 讨论
2.1 粘连性肠梗阻大多数是由于腹部手术创伤或腹腔内炎性反应积血、积液或其他能够导致腹腔内无菌性炎性反应物质的残留等[1]因素导致肠壁水肿和渗出。肠粘连或粘连带所致。所以在治疗的同时要积极预防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在各种手术中要严格遵守外科手术原则,轻柔操作,彻底清除腹腔内积液、渗液等,缩短肠管暴露时间,术后在情况允许下嘱其适当运动,以促使肠功能早日恢复,如一旦发生粘连性肠梗阻应积极治疗。其特点为:①发生在手术后早期,肠蠕动曾经一度恢复,并有排气,排便,一旦进食马上出现梗阻症状,且逐渐加重。常在术后3~7 d 发病,91%发生于术后2 周内[1-2];②症状以腹胀为主,腹痛相对较轻;③腹部触诊有不均匀的柔韧感,最显著的部位即是粘连最重的部分,一般位于脐周或切口下方[1]。但触不到明显的肠袢或包块;④肠梗阻症状、体征十分典型,部分患者有少量肛门排气,可伴有腹部炎性反应体征,低热和白细胞增高,但无高热,亦较少发生肠绞窄;⑤非手术治疗大多有效。
2.2 肠梗阻属中医的“关格”和“肠结”范畴。其病机在于瘀血留滞肠道,通降失调而病[3]。肠道气血瘀结,不通则痛;肠腑闭阻,胃气上逆则呕;清气不升,浊气不降,气体液体积于肠内则胀;腑气不通则闭,故临床上本病具有痛、呕、胀、闭四大症状[4]。中医认为肠以通为用,其生理特点是泻而不藏,动而不静,降而不升,实而不满,通降下行为顺,滞涩上逆为病,所以在治疗上常规采用西医禁食,胃肠减压,静脉输液营养支持,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失衡,适当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等,结合祖国医学"腑痛以通为补,六腑以通为用"的原则,采用以通里攻下,行气止痛,活血化瘀的治疗方法。应用复方大承气汤配合治疗,处方:炒莱菔子30 g,生大黄10 g 后下,厚朴12 g,枳实10 g,乌药12 g,木香15 g,丹皮10 g,赤芍10 g,延胡索10 g,香附10 g,桃仁12 g,津亏者加生地30 g,石斛15 g;体虚者加党参、当归各15 g;伴食积者加焦山楂、焦神曲各9 g;伴发热者加板蓝根30 g,黄芩、黄柏各9 g加水1 200 ml水煎去渣。其中大黄泻下热结,荡涤肠胃为主药,枳实、厚朴、莱菔子、木香、香附、乌药行气消痞,理气消胀,牡丹皮、赤芍、延胡索、桃仁清热凉血,活血散瘀为佐药,且现代科学研究表明,本方具有调整胃肠道,增强肠血流量及促进腹膜吸收,抑菌、抗炎的功能,所以诸药合用,共奏通里攻下、行气活血之功,配合西医治疗,疗效迅速,胃肠功能恢复快。治疗较彻底且能预防再度粘连等优点。
参考文献
[1] 朱维铭,李宁.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诊治.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0,20(8):456-458.
[2] 翟保平,任金祥.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81例诊治体会.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0,20(8):467-468.
[3] 李晓玉,钱培贤.辨证施治粘连性肠梗阻.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1998,5(5):232-233.
[4] 孟令建,中西医结合治疗单纯性肠梗阻64例.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00,6(3):209., 百拇医药(卞义博)
笔者自2004 年3 月至2007 年2 月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粘连性肠梗阻24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 48例术后肠粘连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治疗组)24例,西医常规治疗组(对照组)24例。治疗组男17例,女7例;年龄15~65 岁,平均43.0 岁;胃肠道术后12例,脾脏术后3例,肝胆术后5例,阑尾炎术后3例,嵌顿疝术后1例。对照组男16例,女8例;年龄16~63 岁,平均44.7 岁;胃肠道术后13例,脾脏术后3例,肝胆术后4例,阑尾炎术后3例,嵌顿疝术后1例。所有病例均有腹痛,腹胀,停止排便、排气的症状,腹部膨隆呈对称性,可见肠型或蠕动波,部分患者可伴有腹部炎性反应体征,低热和白细胞增高,大部分患者出现呕吐,腹部压痛,可闻及高调气过水声,X 线腹透或定位腹平片可见气液平面。
1.2 治疗方法 24例单纯采用西医常规保守治疗:包括禁食、胃肠减压,胃肠外营养支持、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失衡,根据病情适当应用抗生素、抗酸剂减少消化液分泌。24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同时配合中药复方大承气汤加减。每次取药250 ml 由胃管注入,注入后闭管2~4 h,若注药后腹痛剧烈、恶心呕吐者可随时放开胃管并行持续性负压吸引,待症状缓解后重新注药,2次/d。两组均治疗7 d为1 个疗程。治疗期间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注意患者的症状及生命体征,严格掌握手术时机,如出现病情加重,即转手术治疗。
1.3 疗效标准 ①痊愈:治疗后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大便通畅;②有效:临床症状减轻,大便通畅;③无效:经1周治疗,病情无明显变化。
1.4 治疗效果 治疗组治愈19例(78.2%),有效3例(12.5%),无效2例(8.3%),总有效率为91.7%;3 d内解除梗阻者5例,4~7 d解除梗阻者17例,平均4 d解除梗阻;中转手术2例。对照组治愈9例(37.5%),有效9例(37.5%),无效6例(25%),总有效率为75%;中转手术6例。
2 讨论
2.1 粘连性肠梗阻大多数是由于腹部手术创伤或腹腔内炎性反应积血、积液或其他能够导致腹腔内无菌性炎性反应物质的残留等[1]因素导致肠壁水肿和渗出。肠粘连或粘连带所致。所以在治疗的同时要积极预防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在各种手术中要严格遵守外科手术原则,轻柔操作,彻底清除腹腔内积液、渗液等,缩短肠管暴露时间,术后在情况允许下嘱其适当运动,以促使肠功能早日恢复,如一旦发生粘连性肠梗阻应积极治疗。其特点为:①发生在手术后早期,肠蠕动曾经一度恢复,并有排气,排便,一旦进食马上出现梗阻症状,且逐渐加重。常在术后3~7 d 发病,91%发生于术后2 周内[1-2];②症状以腹胀为主,腹痛相对较轻;③腹部触诊有不均匀的柔韧感,最显著的部位即是粘连最重的部分,一般位于脐周或切口下方[1]。但触不到明显的肠袢或包块;④肠梗阻症状、体征十分典型,部分患者有少量肛门排气,可伴有腹部炎性反应体征,低热和白细胞增高,但无高热,亦较少发生肠绞窄;⑤非手术治疗大多有效。
2.2 肠梗阻属中医的“关格”和“肠结”范畴。其病机在于瘀血留滞肠道,通降失调而病[3]。肠道气血瘀结,不通则痛;肠腑闭阻,胃气上逆则呕;清气不升,浊气不降,气体液体积于肠内则胀;腑气不通则闭,故临床上本病具有痛、呕、胀、闭四大症状[4]。中医认为肠以通为用,其生理特点是泻而不藏,动而不静,降而不升,实而不满,通降下行为顺,滞涩上逆为病,所以在治疗上常规采用西医禁食,胃肠减压,静脉输液营养支持,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失衡,适当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等,结合祖国医学"腑痛以通为补,六腑以通为用"的原则,采用以通里攻下,行气止痛,活血化瘀的治疗方法。应用复方大承气汤配合治疗,处方:炒莱菔子30 g,生大黄10 g 后下,厚朴12 g,枳实10 g,乌药12 g,木香15 g,丹皮10 g,赤芍10 g,延胡索10 g,香附10 g,桃仁12 g,津亏者加生地30 g,石斛15 g;体虚者加党参、当归各15 g;伴食积者加焦山楂、焦神曲各9 g;伴发热者加板蓝根30 g,黄芩、黄柏各9 g加水1 200 ml水煎去渣。其中大黄泻下热结,荡涤肠胃为主药,枳实、厚朴、莱菔子、木香、香附、乌药行气消痞,理气消胀,牡丹皮、赤芍、延胡索、桃仁清热凉血,活血散瘀为佐药,且现代科学研究表明,本方具有调整胃肠道,增强肠血流量及促进腹膜吸收,抑菌、抗炎的功能,所以诸药合用,共奏通里攻下、行气活血之功,配合西医治疗,疗效迅速,胃肠功能恢复快。治疗较彻底且能预防再度粘连等优点。
参考文献
[1] 朱维铭,李宁.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诊治.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0,20(8):456-458.
[2] 翟保平,任金祥.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81例诊治体会.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0,20(8):467-468.
[3] 李晓玉,钱培贤.辨证施治粘连性肠梗阻.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1998,5(5):232-233.
[4] 孟令建,中西医结合治疗单纯性肠梗阻64例.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00,6(3):209., 百拇医药(卞义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