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08年第25期
编号:11667237
联合治疗失眠四法
http://www.100md.com 2008年9月1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08年第25期
     失眠是当今临床上非常多见的难愈性疾病。笔者经多年治疗及跟踪观察发现,治疗失眠以联合中药、针刺、心理、自我调理等四种方法为最佳。

    1 中药治疗

    基本方药及治法:酸枣仁12 g,炙远志10 g,川芎9 g,丹参9 g,茯苓10 g,甘草6 g,上药先以清水适量(稍高出药平面)浸泡30 min,然后先武火煎至水开,再以文火煎煮20 min取汁,将药渣加热开水(高出药平面一指左右)再煎20 min,取汁与前混合,分中午与睡前服用,1剂/d。用药期间停用一切镇静药,并忌饮浓茶、咖啡及辛辣刺激性食物。中午13点以前饭后1 h服半剂后午睡,22:00以前服半剂并睡卧。

    随症加减:痰湿盛,体胖,血脂偏高者加法半夏10 g,陈皮6 g,菖蒲10 g:阴虚火旺者加莲子心3 g,黄连6 g,玄参6 g,生地黄15 g,芍药6 g;阴虚阳亢,心肝火旺者去川芎加生龙骨12 g,生牡蛎12 g并两药先煎10 min;肝气郁滞者加柴胡10 g,香附6 g,白芍6 g;惊悸不安者加磁石3 g,琥珀3 g并先煎30 min。
, 百拇医药
    2 针刺治疗

    选穴及基本方法:四神聪,三阴交,内关,足三里,安眠等穴,入针后须行针,出现酸、麻、胀、痛等针感后方可,留针共50 min,其间行针捻转一次。肝郁、肝火盛者随机配伍太冲等穴,痰湿盛者伍以丰隆等穴,肝肾阴虚者配以太溪等穴。此针法宜选择上午时间进行,行针宜平补平泻法。

    3 心理治疗

    基本方法:经心理咨询找出患者引发失眠的根本事件及原因,利用相适宜的方法使其克服自我,并积极配合治疗。

    4 自我调理法

    引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及睡前自我保健。即:在晚饭不宜过饱、不宜做剧烈运动的前提下,于服药后睡前

    行自我头部、双耳手指梳理和揉拉,直至头皮及双耳轻松和发热为止即卧。
, 百拇医药
    5 典型病例

    患者女,40岁,2006年7月20日就诊。主诉:失眠约4年,入睡尚可,但夜梦不断,甚至彻夜不休,心烦,头昏沉不清,记忆不佳,形体瘦弱,倦怠,面憔悴,舌瘦质红,苔少,脉弦细而数。辨证乃肝肾阴虚,心肾失交。治法:滋阴安神,交通心肾。治疗方案。

    5.1 中药调理 酸枣仁12 g,炙远志10 g,丹参9 g,茯苓10 g,甘草6 g,女贞子10 g,生地黄12 g,白芍12 g,玄参6 g,黑旱莲9 g,当归9 g。3剂,1剂/d,每分中午、晚睡前服。

    5.2 针法治疗 选四神聪,内关,三阴交,太溪,神门,安眠等穴,双侧肢体交叉选用,与中药同步拟3 d以观。

    5.3 心理治疗 经诊乃因家务事与公婆不和,并耿耿于怀,心中郁闷积累而成。行“认识领悟”,结合辨以“黄金规则”等方法,促其正确认识人生,以积极心态配合治疗。
, 百拇医药
    5.4 自我调理 依法于睡前双手梳理头发和揉拉两耳约20 min,并授其排除杂念法。

    6 疗效及跟踪随访

    首诊3 d后,睡眠状况明显改善,夜梦趋少,无梦睡眠可达3~4 h,记忆转佳,神渐清爽。继续依法治疗4 d再诊,无梦睡眠已达5~6 h,记忆力明显改善,精神较佳。遂停针3 d并加减原方为酸枣仁9 g,茯苓6 g,川芎3 g,当归6 g,黄精10 g,白芍6 g,生地黄10 g,甘草6 g,3剂,服法改为1剂/2 d,每晚睡前服。其间于第7天行第2次心理治疗。至第11天电话随访,主诉已愈,身轻体健。嘱其坚持自我睡前调理。1年后随访未复发。

    7 讨论

    失眠又称“不寐”,即指不能正常睡眠,而致影响脏腑功能。其基本病机乃阴阳不交,心神不定。故治宜滋阴调血,宁心安神。治疗之所以中药、针刺、心理、自我调理并举,皆因该病诱因难以药效独去。
, http://www.100md.com
    依经针法配合治疗,目的在于增进药物疗效,相辅相成。以期脏腑功能协调,经络畅通。同样自我睡前调理乃寄疏通经络,以自行维持治疗。

    在这里,心理疗法是非常关键的。现如今时代的进步,观念的改革及生活节奏的改变,使不少人因不能适应自身的生活和工作而致不健康的心理状态,由此逐渐造成心理生理疾病。而失眠往往是各种疾病中最常见和多发的。如果仅用药物等躯体治疗方法治疗失眠,其结果常常复发缠绵,经久难愈。而通过心理帮助能使患者从根本上去除致病诱因,从而获得真正治愈。

    总之,失眠是多种原因造成的以睡眠障碍为主要表现的难愈性疾病,而寻求致病原因,联合多种方法治疗,对探讨消除疗效反弹,以期彻底治愈有着非常积极的临床意义。, 百拇医药(何洪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