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丙戊酸血药浓度监测的临床意义
【摘要】 目的 通过分析丙戊酸血药浓度监测结果,为临床合理安全应用本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法监测343例服用丙戊酸的患者血药浓度,分析、评价血药浓度监测结果与临床疗效的关联性。结果 本药治疗指数小,安全度较低,其不良反应的个体差异大。结论 儿童癫痫患者应重视血药浓度监测,并结合其他因素调整用药方案,以达到安全、有效、合理应用本药。
【关键词】 丙戊酸; 抗癫痫药;血药浓度监测
在癫痫(EP)发作的治疗中,抗EP药有特殊的作用。随着神经学和临床药理学的进展及抗EP药物治疗监测技术的应用,使儿童EP发作的控制率由60年代的50%提高到80%以上,但由于EP的复杂性与抗EP药物的特殊性,造成约20%的EP患者不能很好的控制发作,使部分患者变成难治性EP,甚至发生严重的毒副反应,抗EP药需要维持一定的血药浓度范围方能保持稳定的疗效。因此,通过监测丙戊酸血药浓度,使给药剂量个体化十分必要。笔者对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343例儿童丙戊酸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来源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临床药学室2006年1月至2007年11月丙戊酸血药浓度监测的患者,均为确诊为EP且长期服药,共343例。其中住院患者185例,门诊患者158例,年龄段为6个月~12岁。其中6个月~7岁165例,7~12岁178例。男199例,女144例。
1.2 血药浓度测定方法
均采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仪(FPIA)法测定患者血清中的药物浓度。每次测定均作质控,定期作标准曲线。
1.3 仪器和试剂
TDX荧光偏振免疫分析仪(型号:LR30170)、丙戊酸钠(VAP)试剂盒、质控盒均为美国ABBOTT公司生产。
1.4 采血时间与方法
若监测目的是了解血药浓度、疗效、患儿服药情况等,则在血药浓度达稳态(约5~6个半衰期),即VAP给药3 d后,清晨空腹采血,测其谷浓度。若怀疑患儿服药中毒应在出现中毒症状时采血,测其峰浓度。急救时应及时采血。准确记录患儿服药和采血时间,血样置于抗凝剂的干燥试管中,立即送检,避免溶血。
2 结果
2.1 VAP有效血药浓度范围是50~100 ug/ml。
2.2 343例儿童丙戊酸血药浓度监测结果(见表1)。
3 讨论
3.1 由表1可见,约1/3患者的血药浓度不在有效血药浓度范围之内。医生通过监测患者血药浓度,结合神经系统症状、认知功能、影像学检查(脑电图、脑CT、MRZ等)选择药物及调整给药方案,控制EP发作。
3.2 在丙戊酸血药浓度监测的343例中,其中联合用药135例,占总比例数的35.1%,其中63例在有效血药浓度范围内,占联用比例的46.67%,由比例可见,联合用药的患者中,半数以上疗效不佳,测得血药浓度未在有效范围内。苯妥英钠(DPH)、卡马西平(CBZ)为较强的肝药酶诱导剂,使与其联合的药物在肝脏代谢增加,血药浓度下降。而VPA为肝药酶抑制剂,使合用药物肝脏代谢减弱t1/2延长,AUC, Cmax升高,清除率下降,血药浓度升高。据文献报道:VAP与CBZ联用,VAP达到有效血药浓度百分率为12.50%[1]。两者都达到有效血药浓度的的百分率为14.70%。VAP与CBZ联用时CBZ通过酶诱导作用加速VAP的代谢,使VAP的t1/2缩短、分布容积增加,血药浓度降低,而VAP减慢CBZ的10,11-环氧化代谢,使CBZ的浓度升高。抗EP药物之间相互作用较为复杂,药物联用对其抗EP疗效有一定影响,应监测血药浓度,调整用药。
3.3 在343例监测的患者中,相当一部分患者的血药浓度值与所期望的疗效不相符,在达到有效浓度范围内的222例中,有39例临床症状未能控制,占17.56%,高于或低于有效血药浓度范围的122例中,有23例临床症状控制良好,占18.85%。有效血药浓度范围是一个统计学结论,建立在大量临床观察的基础上,对大部分人而言是有效且能耐受的范围,但对于少数人而言,由于药物敏感性差异,病情轻重不同,有效浓度不一定在该范围内。VAP的有效血药浓度个体差异较大,50%患者的有效血药浓度范围为50~150 ug/ml,20%患者为25~50 ug/ml,10%患者为0~10 ug/ml [2]。有效血药浓度范围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因此,该范围只能作参考指标而不能视为治疗的目标。临床上应全面分析掌握患者的剂量方案、用药史,以及重要的实验数据(如肝、肾功能指标,血清肌酐浓度,胆红素值等血、尿、生化常规检查结果),结合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合理制订给药方案。
3.4 年龄对VAP的清除率影响明显,姜德春[3]等用群体动力学方法分析了影响儿童癫痫患者VAP清除率的因素,结果表明年龄对VAP清除率影响显著。EP儿童患者由于对VAP的肾清除率、肝消除作用的减低,服药顺从性差,应特别注意用药特点,从小剂量开始,仔细调整剂量,同时注意与其它药物间的相互作用;注意药物代谢随儿童发育的成熟程度而不同,新生儿期药物的清除率最低,出生后6个月内明显增高,到幼儿期达最高值,以后逐渐下降,到青春期达到成人值[4]。治疗药物浓度监测在儿童EP患者中显得尤为重要,可使儿童EP患者的用药更加安全、有效、经济,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提高,全面提高了儿童EP患者的合理用药水平。
参 考 文 献
[1] 张敬军,俞列云,瞿治平等.丙戊酸钠与苯妥英钠或卡马西平相互作用的血药浓度观察.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95,15(2):539
[2] 李金恒. 临床治疗药物监测的方法和应用.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42.
[3] JIANG De-chun, WANG Li. Population pharmacokinetic model of valproate and predietion of valproate serum concentrations in children with epilepsy. Acta Pharmacol Sin, 2004;25:1576- 1583.
[4] 李家泰. 临床药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1223., http://www.100md.com(何小敏 容颖慈 黄伟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