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血化瘀法在慢性肝病治疗中的重要作用(1)
慢性肝病一般包括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炎、酒精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等,尤以乙肝、丙肝为多见,随着病程的延长,其肝纤维化、肝硬化是不可避免出现的。慢性肝病病程较长,其治疗困难,缠绵难愈。因此,在对慢性肝病的治疗过程中,中医学者们不断探索,总结经验,发现有许多久治不愈的症状,经加用活血化瘀药后症状会得到明显改善。通过反复不断的应用,确定了活血化瘀法在慢性肝病治疗中的重要性。1 传统中医对活血化瘀法的认识
中医学认为:“久病必瘀”。慢性肝病,缠绵难愈,造成瘀血的病因很多。李佃贵老中医指出[1]:血瘀之因有四:一曰气滞血瘀;二曰因热致瘀,疫毒蕴伏血分是病毒性肝炎的基本原因。《医林改错》:“疫毒在内烧炼其血,血受烧炼,其血必凝”;三曰因湿致瘀,湿热是病毒性肝炎的发病基础,水湿内蕴,阻于脉络,血脉不通而为瘀;四曰因虚致瘀。可以说气滞血瘀贯穿于肝病的全过程,其善用失笑散为基础方加减。汪承柏老中医在肝病治疗中十分重视活血药的使用[2],提出根据病因分别给予祛湿活血、清热活血、助阳活血、理气活血、消食活血、凉血活血、通下祛瘀、软坚散结等治法。其将常用活血药按药物作用分为四级:第一级:通过补血养血达到活血化瘀的目的,如:何首乌、当归、阿胶、鸡血藤、仙鹤草等;第二级:具有祛瘀生新活血化瘀的作用,如:桃仁、红花、川芎、赤芍、丹参、益母草、五灵脂、蒲黄、三七、茜草、丹皮等;第三级:具有攻瘀散血作用,如:大黄、元胡、水蛭、虻虫、蔗虫、地龙、刘寄奴、泽兰、生山楂、王不留行、牛膝等;第四级:具有强烈的破癥祛瘀作用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76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