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09年第9期
编号:11794839
118例新生儿硬肿症临床特征与病因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09年3月2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第9期
118例新生儿硬肿症临床特征与病因分析

     3 讨论

    新生儿硬肿症多见于围产期新生儿[2],本组资料显示本院新生儿硬肿症总的发病率为0.9%,其中前5年发病率为1.5%,后5年发病率为0.3%,较文献报道[3]发病率约11.2%明显偏低。考虑与本地区气候条件较好,且重视保暖有关。生后7 d内发病患儿高达97.5%,并以生后3 d内发病者居多(81.4%)。此与围产期患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未完善有关,且体表面积相对较大,皮肤及皮下脂肪层薄而血管分布较多,易于散热,皮下脂肪中饱和脂肪酸的含量高,易发生凝固,棕色脂肪储存不足,加之外在因素作用故更易发病。从发病季节分析前5年发生于寒冷季节者多,与其寒冷季节保暖不当有一定关系。后5年寒冷季节与温暖季节发病率无显著差异。男性患儿居多,可能与其家庭较重视,及早就医有关。随着孕产妇孕期保健工作的不断改善,住院分娩率的提高,新生儿诊疗技术进步与设备的不断完善,提倡早期母乳喂养,最大限度地避免了寒冷对机体的损伤,使环境温度的寒冷不再成为新生儿硬肿症的重要原因。

    本组资料显示:感染占所有病例中比例为64.4%,成为本组新生儿硬肿症的首位病因。有资料显示,不论温热或寒冷季节,感染均为新生儿硬肿病的重要病因[4]。感染促使硬肿发生的机制可能与以下几方面有关:①感染使机体处于高代谢状态,促进能量过度消耗,机体摄入不足,致低体温;②体温调节机制障碍;③休克、酸中毒致微循环障碍促进本病进程。故积极控制感染,合理应用有效抗生素极其重要。早产在本组资料中占61.9%,是不可忽视的另一重要因素。由于早产儿糖原及棕色脂肪储存不足,若不及时补充,产热受到影响,合并其他疾病如感染、窒息等应急状态,代谢失衡,促进本病进程。目前对早产儿多提倡早期肠道微量喂养,不仅可保证热量供应,防治硬肿症的发生,也可促进肠道内粘膜和肌肉成熟,增强胃肠道动力。另外,围生期窒息缺氧占本组资料中的比例为58.5%,居第3位次。新生儿体温维持主要靠棕色脂肪组织中的三酰甘油分解并氧化产热,此过程需要充足的氧气供给。缺氧导致血管舒缩功能障碍,血液粘滞度增加,血流缓慢。同时缺氧可产生大量自由基,使细胞膜和血管壁损害加剧,通透性增加,这些因素最终导致了微循环障碍,促进了硬肿症的发生[5]。近年研究表明,在硬肿症的发病过程中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出凝血功能改变,硬肿程度越重,出凝血功能改变越明显,在重度硬肿症中出凝血功能障碍可达90%以上[6]。因此,早期针对出凝血功能障碍进行有效的干预和治疗,对于预防DIC的发生,纠正DIC,控制出血,减轻脏器损伤,减少病死率十分重要。
, http://www.100md.com
    从表1可以看出,前后5年新生儿硬肿症的发生率已由1.5%下降至0.3%,后5年发生例数明显减少;死亡率亦由13.0%下降至11.5%。说明随着产科及新生儿诊疗技术的进步,保暖设备的完善,新生儿硬肿症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已明显降低。但从表1同样可以看出,感染、早产、围产期窒息仍为目前新生儿硬肿症前3位病因,且死亡率仍较高。因此提示今后防治新生儿硬肿症的关键和重点依然在于以下几方面:①积极有效的控制感染;②提高产科技术,改善产房条件,做好初生婴儿保暖,尽量避免早产、窒息;③对早产儿适时的肠内喂养及静脉营养;④加强孕期保健。

    参考文献

    [1] 金汉诊,黄德泯,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978.

    [2] 金汉诊,黄德泯,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980.

    [3] 刘海平,粱童瑜.热带地区新生儿硬肿症病因探讨.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2,10(1):95-96.

    [4] 林丽芬.不同季节新生儿硬肿症病因探讨.新生儿科杂志,1988,5:213.

    [5] 汪宏斌,温晓红.新生儿硬肿症相关因素的临床分析.医学理论与实践,2005,18(7):780-781.

    [6] 郭铭玉,郭杰,高丽,等.新生儿重度硬肿症出凝血功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0,15(2):95-96., 百拇医药(方润婷 李锐钦 陈志凤 丁月琴)
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