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09年第13期 > 正文
编号:11793698
重庆市沙坪坝区2005-2008年麻疹疫情流行病学特征和控制措施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09年5月5日 何建军 李兰馨 颜 英 黄莉萍 张光寿 邹道泉 曹 莉
第1页

    参见附件(2252KB,3页)。

     【摘要】 目的 了解沙坪坝区2005-2008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制定麻疹预防控制措施。方法 对2005-2008年麻疹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5年沙坪坝区麻疹疫情开始回升,2007年麻疹疫情大幅上升,报告发病率为32.25/10万;2005-2008年麻疹发病月份主要集中在4~7月,发病率城区高于农村(χ2=6.959,P<0.05);发病年龄集中在<1岁儿童;流动人口和免疫空白人群发病率高。结论 沙坪坝区麻疹疫情上升的重要原因是流动人口和免疫空白人群的增加,应继续加强麻疹疫苗常规免疫工作,适时开展麻疹疫苗强化免疫,进一步加强新生入托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工作,加强重点人群免疫接种,提高免疫覆盖率,消除免疫空白人群。

    【关键词】麻疹发病率;控制措施

    沙坪坝区地处重庆市区西部,全区幅员面积396平方公里,辖11个街道、12个镇和1个经济园区,人口84万。随着麻疹疫苗的推广运用和预防接种工作的深入开展,麻疹发病率大幅度降低,但2005年麻疹疫情开始回升,2007年麻疹报告发病率达32.25/10万。为了掌握沙坪坝区麻疹流行病学特征,探讨控制和消除麻疹的免疫策略,现将该区2005-2008年麻疹疫情资料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麻疹疫情资料来源于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NNDRS),监测资料来自麻疹监测系统(MSS),人口资料来自统计局。

    1.2 诊断标准 依据国家技术监督局《麻疹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GB15983-1995)。

    1.3 资料分析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麻疹监测系统软件,SPSS.10软件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麻疹疫情特征

    2.1.1 流行强度 2005-2008年沙坪坝区共发生麻疹病例450例,麻疹年均发病率为15.09/10万,2007年麻疹发病率最高,全区共报告麻疹病例242例,发病率为32.25/10万。2008年,全区共报告麻疹病例111例,报告病例数比2007年下降了54.13%(表1)。

    2.1.2 时间分布 2005年麻疹发病以4~7月为高峰,2006年麻疹发病有两个高峰,即4~7月和11~12月,2006年年末麻疹发病有翘尾趋势,2007-2008年麻疹发病均以1~7月为高峰。2007年每月均呈现较高的发病水平,2008年8月以后麻疹报告病例数迅速下降。

    2.1.3 地区分布 2005-2008年沙坪坝区城区麻疹发病率均高于农村地区。2005-2008年城区共报告麻疹病例317例,年均发病率为19.13/10万,各年发病率依次为8.94/10万、7.55/10万、37.29/10万、16.65/10万;农村地区共报告麻疹病例133例,年均发病率为9.52/10万,各年发病率依次为4.11/10万、3.71/10万、24.38/10万、11.86/10万(见图1)。城区发病率高于农村,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59,P<0.05)。

    2.1.4 年龄分布 2005-2008年<1岁组儿童麻疹累积发病313例,发病率为10.50/10万,高于其他年龄组,<1岁组麻疹病例占病例总数43.78%,且构成比逐年增加,2005-2008年麻疹病例分别占病例总数的23.07%、40.00%、45.87%、50.45%;1~6岁组麻疹病例占病例总数25.78%;7~14岁组儿童麻疹病例所占比例最小,为4.22%;≥15岁人群麻疹病例占病例总数的26.22%(表2)。

    2.1.5 流动人口 2005-2008年沙坪坝区流动人口麻疹病例为171例,发病率为28.67/10万,流动人口主要集中在城区的城乡结合部、农民工子女学校和高校。本地人口病例数279例,发病率11.69/10万,流动人口与本地人口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1.139,P<0.001)(表3)。

    2.1.6 免疫史 2005-2008年麻疹监测系统共报告麻疹病例450例,其中≥8月龄病例338例。在≥8月龄的病例中,接种麻疹疫苗“零” 剂次184例,占54.44%;免疫1剂次51例占15.09%;≥2剂次9例占2.66%;免疫史不详者94例占病例总数27.81%。2005-2008年8-12月龄儿童麻疹病例共85例,其中无免疫史76例,占89.41%。

    2.2 对重点人群开展麻疹免疫接种 沙坪坝区是文化区,近年来流动人口大幅增加,沙坪坝区教委相继成立8所农民工子女学校,另有7所小学提供政策优惠,收读较多的农民工子女,2007-2008年对全区176所幼儿园、小学开展入托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工作,2008年5~6月对流动人口集中的农民工子女学校开展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工作。

    3 讨论

    3.1 麻疹发病原因分析 重庆市沙坪坝区2005-2007年麻疹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2008年采取各种免疫措施后发病率有所下降。疫情资料分析表明,麻疹病例多集中在4~7月份,即以春夏季为主,与田兴国[1]等报道麻疹以春秋季发病为主不一致,这可能与重庆市地区气候条件或其他因素有关。

    从地区分布看,2005-2008年城区发病率显著高于农村地区,这与大量外来流动人口涌入,适龄儿童预防接种率低有关。城市人口高度密集和流动性增加了感染机会,流动人口居住和生活条件差,预防保健意识淡漠,免疫状况差,流动人口麻疹发病率高,是城区麻疹发病率高的重要原因。

    从发病年龄看,<1岁儿童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人群发病率,尤其以不足8月龄儿童发病率比例最高,这与国内其他地区的麻疹疫情报告基本相符合[2]。未到接种年龄发病率增加提示母体胎传抗体水平较低或过早消失,婴儿不能获得有效保护,同时还存在麻疹疫苗初种不及时的情况[3]。

    由于近年来流动儿童的不断迁入,免疫空白人群逐渐积累,使免疫屏障的保护力下降,免疫空白人群麻疹发病率高,是麻疹疫情上升的重要原因,这一点在农民工子女学校和有流动儿童借读的公办学校尤为明显。有的麻疹病例有明确的麻疹疫苗免疫史却依然患病,可能和疫苗冷链管理、接种针次或麻疹疫苗接种操作等有关。

    3.2 控制措施

    2005年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区提出2012年消除麻疹计划,卫生部2006年11月印发了《2006-2012年全国消除麻疹行动计划》。目前沙坪坝区麻疹疫情处于上升趋势,要有效预防和控制麻疹流行,建议采取以下措施:①进一步加强麻疹疫苗常规免疫工作,提高麻疹疫苗接种覆盖率和及时率,保护易感人群。实现消除麻疹目标主要是依赖高质量的常规免疫工作。应建立长效、可持续发展的机制,规范地实施国家扩大免疫规划,并进一步加强培训,保证常规免疫工作规范、高质量进行;②切实加强流动儿童扩大免疫规划管理工作。尤其要加强城区、城乡结合部、边远山区等薄弱地区针对流动儿童等重点人群的常规免疫工作,切实提高麻疹疫苗8月龄初种、18月龄复种的及时接种率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252KB,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