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洛酮联合多巴胺早期干预对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纳洛酮及多巴胺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保护作用及意义。方法将62例重度HIE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38例,观察组28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纳洛酮和多巴胺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9.2%,对照组总有效率61.8%,两组总有效率经卡方检验,有显著性差异(χ2=6.69,P<0.05)。结论对重度HIE在对症支持治疗基础上尽早使用纳洛酮及多巴胺,能增加脑血流灌注量,减轻脑水肿,显著减轻缺氧缺血脑损伤程度。
【关键词】HIE;纳洛酮;多巴胺;新生儿
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新生儿常见又严重的疾病之一,由于治疗比较困难,病死率及伤残率均较高。近年来,我科在三项支持及三项对症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纳洛酮、多巴胺联合治疗18例重度HIE,取得比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科自2006年10月至2007年10月,共收治重度HIE62例,均符合杭州会议诊断和分度标准[1]。男性38例,女性24例,胎龄37~42周,体重2100~4000g。随机分为两组,其中28例作为观察组,34例作为对照组。两组一般情况比较,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异,提示两组具有可比性。
1.2方法两组患儿均给予相同的三项支持及三项对症治疗,即维持良好的通气换气功能;维持良好的血流灌注;维持血糖在正常高值;纠正酸中毒,使PH值及电解质维持在正常范围内;控制惊厥;降低颅内压;消除脑干症状。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于患儿生后24h内加用纳洛酮及多巴胺,纳洛酮0.4mg/(kg•d)输液泵维持24h静滴点滴,连用7d。多巴胺2.5~5.0μg/(kg•min)输液泵持续24h静脉点滴,连用7d。
2结果
2.1疗效判定①治愈:症状、体征消失,无并发症及后遗症;②好转;用药72h内症状、体征明显好转,无脑干症状;③无效;用药72h后症状、体征无明显好转或死亡。
2.2临床疗效观察组治愈15例,有效10例,无效3例,其中死亡2例,总有效率89.2%;对照组治愈8例,有效13例,无效13例,其中死亡9例,总有效率61.8%。两组总有效率经卡方检验,有显著性差异(χ2=6.69,P<0.05);观察组住院天数(10.1±3.05)d,对照组住院天数(12.2±1)d,经t检验,有非常显著性差异(t=3.81,P<0.01)。
3讨论
围产儿窒息所致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伴有内源性阿片肽的大量释放。β内啡肽(βEP)是一种具有重要功能的内源性阿片活性肽,广泛分布于中枢和外周各个系统。其中以下丘脑、垂体含量增高。βEP作为体内的一类神经递质参与体内多种生理功能的调节,同时也参与许多疾病和应急的病理过程。在缺氧、酸中毒等机体应激状态下大量释放而发挥作用。据报道,HIE时,患儿血浆及脑脊液中βEP含量显著增高且病情愈重,βEP含量愈高。实验证实,βEP不仅可以加重脑水肿,促进脑损伤,而且对心血管、呼吸功能均有抑制作用。提示βEP不仅参与了HIE的发病过程,而且与病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纳洛酮为阿片受体的特异性拮抗剂,它与脑干等部位的阿片受体结合后,降低血浆βEP含量,解除内源性阿片类物质对脑、呼吸、循环中枢及交感肾上腺素系统的抑制作用,使中枢性呼吸衰竭得以改善,心输出量增加,维护脑灌注压,改善脑缺血区的血流量,减少脑水肿,缓解昏迷,促进苏醒,从而加速脑功能恢复。
国内外研究表明,缺氧脑损伤后,可引起脑血流灌注量下降,并因此引起一系列的复杂病理生理过程,因而导致脑细胞能量代谢异常,甚至出现脑细胞凋亡。研究表明,脑细胞凋亡通常是缺氧缺血后6~12h开始。而βEP在细胞凋亡的发生中起重要的作用,并发现纳洛酮在动物实验中治疗有一定的时间差,应用越早,其抗凋亡与抗脑水肿的作用越好。纳洛酮可竞争性阻断βEP与中枢和外周神经结合,抑制氧自由基的产生和抗脂质过氧化作用,稳定细胞膜及溶酶体释放,降低内皮素水平,提高降钙速基因相关肽水平,保护神经元,减少神经元的凋亡。因此,尽早采用干预措施,改善脑血流有可能阻断或减轻脑细胞损伤程度,因此减少或避免产生神经后遗症。目前国内已有较多采用纳洛酮治疗HIE的报道,纳洛酮血浆半衰期约90min,作用持续时间45~90min,因此新生儿应尽早(最好在6h内)使用纳洛酮并维持静脉点滴以达到最佳疗效。
同时加用多巴胺持续静脉输注,主要利用多巴胺的正性心肌收缩力,舒张冠状动脉,提高动脉压,维持周身和各脏器足够的血流灌注和改善微循环的作用。纳洛酮和多巴胺两者联合应用分别从两条途径发挥协同作用,从而提高疗效。, 百拇医药(郑旭新 陈 丹 张建芳 陈 静)
【关键词】HIE;纳洛酮;多巴胺;新生儿
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新生儿常见又严重的疾病之一,由于治疗比较困难,病死率及伤残率均较高。近年来,我科在三项支持及三项对症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纳洛酮、多巴胺联合治疗18例重度HIE,取得比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科自2006年10月至2007年10月,共收治重度HIE62例,均符合杭州会议诊断和分度标准[1]。男性38例,女性24例,胎龄37~42周,体重2100~4000g。随机分为两组,其中28例作为观察组,34例作为对照组。两组一般情况比较,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异,提示两组具有可比性。
1.2方法两组患儿均给予相同的三项支持及三项对症治疗,即维持良好的通气换气功能;维持良好的血流灌注;维持血糖在正常高值;纠正酸中毒,使PH值及电解质维持在正常范围内;控制惊厥;降低颅内压;消除脑干症状。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于患儿生后24h内加用纳洛酮及多巴胺,纳洛酮0.4mg/(kg•d)输液泵维持24h静滴点滴,连用7d。多巴胺2.5~5.0μg/(kg•min)输液泵持续24h静脉点滴,连用7d。
2结果
2.1疗效判定①治愈:症状、体征消失,无并发症及后遗症;②好转;用药72h内症状、体征明显好转,无脑干症状;③无效;用药72h后症状、体征无明显好转或死亡。
2.2临床疗效观察组治愈15例,有效10例,无效3例,其中死亡2例,总有效率89.2%;对照组治愈8例,有效13例,无效13例,其中死亡9例,总有效率61.8%。两组总有效率经卡方检验,有显著性差异(χ2=6.69,P<0.05);观察组住院天数(10.1±3.05)d,对照组住院天数(12.2±1)d,经t检验,有非常显著性差异(t=3.81,P<0.01)。
3讨论
围产儿窒息所致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伴有内源性阿片肽的大量释放。β内啡肽(βEP)是一种具有重要功能的内源性阿片活性肽,广泛分布于中枢和外周各个系统。其中以下丘脑、垂体含量增高。βEP作为体内的一类神经递质参与体内多种生理功能的调节,同时也参与许多疾病和应急的病理过程。在缺氧、酸中毒等机体应激状态下大量释放而发挥作用。据报道,HIE时,患儿血浆及脑脊液中βEP含量显著增高且病情愈重,βEP含量愈高。实验证实,βEP不仅可以加重脑水肿,促进脑损伤,而且对心血管、呼吸功能均有抑制作用。提示βEP不仅参与了HIE的发病过程,而且与病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纳洛酮为阿片受体的特异性拮抗剂,它与脑干等部位的阿片受体结合后,降低血浆βEP含量,解除内源性阿片类物质对脑、呼吸、循环中枢及交感肾上腺素系统的抑制作用,使中枢性呼吸衰竭得以改善,心输出量增加,维护脑灌注压,改善脑缺血区的血流量,减少脑水肿,缓解昏迷,促进苏醒,从而加速脑功能恢复。
国内外研究表明,缺氧脑损伤后,可引起脑血流灌注量下降,并因此引起一系列的复杂病理生理过程,因而导致脑细胞能量代谢异常,甚至出现脑细胞凋亡。研究表明,脑细胞凋亡通常是缺氧缺血后6~12h开始。而βEP在细胞凋亡的发生中起重要的作用,并发现纳洛酮在动物实验中治疗有一定的时间差,应用越早,其抗凋亡与抗脑水肿的作用越好。纳洛酮可竞争性阻断βEP与中枢和外周神经结合,抑制氧自由基的产生和抗脂质过氧化作用,稳定细胞膜及溶酶体释放,降低内皮素水平,提高降钙速基因相关肽水平,保护神经元,减少神经元的凋亡。因此,尽早采用干预措施,改善脑血流有可能阻断或减轻脑细胞损伤程度,因此减少或避免产生神经后遗症。目前国内已有较多采用纳洛酮治疗HIE的报道,纳洛酮血浆半衰期约90min,作用持续时间45~90min,因此新生儿应尽早(最好在6h内)使用纳洛酮并维持静脉点滴以达到最佳疗效。
同时加用多巴胺持续静脉输注,主要利用多巴胺的正性心肌收缩力,舒张冠状动脉,提高动脉压,维持周身和各脏器足够的血流灌注和改善微循环的作用。纳洛酮和多巴胺两者联合应用分别从两条途径发挥协同作用,从而提高疗效。, 百拇医药(郑旭新 陈 丹 张建芳 陈 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