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09年第18期
编号:11812300
腹腔镜技术在胆道梗阻的临床应用体会
http://www.100md.com 2009年7月1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第18期
    孙卫江 谢昭雄 许国平 黄振添 叶绍光 广东省潮州市中心医院普外科;

    【摘要】目的总结腹腔镜技术在胆道下段梗阻的临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本科自2001年10月至2008年10月收治112例胆道下段梗阻行腹腔镜手术患者。男60例,女52例,年龄27~84岁;其中肝内外胆管结石100例,胆囊、胆总管结石合并阻塞性胆管炎65例,肝内外胆管结石23例,单纯胆囊结石合并急性阻塞性胆管12例;低位晚期恶性阻塞性黄疸12例,化验检查包括生化、肝肾功能、凝血功能及血尿淀粉酶(AMS),肿瘤标志物(AFP、CEA、CA-199))等明确诊断;术前均行影像检查包括BUS、CT、MR或MRCP及上消化道造影。良性梗阻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联合术中纤维胆道镜检查取石,恶性阻塞性黄疸12例采用腹腔镜辅助下胆-肠Roux-y内引流术。结果良性梗阻中转剖腹手术胆总管切开4例,其中3例改为6~8?小切口(1例凝血功能差术中出血较多、2例合并细径胆总管下段结石),1例为腹腔内脏倒置并肝门粘连,中转率4.0%。96例患者术中无大出血、无胆管损伤、术后胆瘘5例,手术时间90~200min,平均(100±40)min,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快(18±6)h,黄疸渐消退,肝功能改善快,无切口感染等术后并发症发生,平均住院(6.5±2.5)d,术后3~4周行T管造影或BUS、CT检查,有12例胆道残余结石,术后6周纤胆镜取石。恶性病变部分患者2个月后查CT、MRCP见胆肠吻合口通畅,B超提示无明显胆管扩张,术后随访6~28个月,发现逆行感染1例,存活最长已存活28个月。结论腹腔镜在胆道梗阻的临床治疗不但可应用在胆道结石、炎性反应的治疗上,还可进一步应用于肿瘤性梗阻治疗。手术具有创伤小、减黄快、术后痛苦小、住院时间短等优点,为临床研究开辟了新途径,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腹腔镜 胆道下段梗阻 手术治疗

    【分类号】R657.4

    胆道梗阻是胆道病变的重要问题之一,病情复杂,治疗上难度较大,迄今是胆道外科瞩目的课题。多由结石病引起的,依次是肿瘤、炎性反应。手术是最基本的治疗措施,传统手术是长的“右肋缘下切口”,创伤大,现代外科正在向创伤小,痛苦少、康复快、预后好的趋势发展。广东潮州市中心, 百拇医药
------
     [摘要] 目的 总结腹腔镜技术在胆道下段梗阻的临床治疗经验。 方法回顾分析本科自2001年10月至2008年10月收治112例胆道下段梗阻行腹腔镜手术患者。男60例,女52例,年龄27~84岁;其中肝内外胆管结石100例,胆囊、胆总管结石合并阻塞性胆管炎65例 ,肝内外胆管结石23例,单纯胆囊结石合并急性阻塞性胆管12例; 低位晚期恶性阻塞性黄疸12例,化验检查包括生化、肝肾功能、凝血功能及血尿淀粉酶(AMS), 肿瘤标志物(AFP、CEA、CA199) )等明确诊断;术前均行影像检查包括BUS、CT、MR或MRCP 及上消化道造影。良性梗阻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联合术中纤维胆道镜检查取石,恶性阻塞性黄疸12例采用腹腔镜辅助下胆肠Rouxy内引流术。 结果良性梗阻中转剖腹手术胆总管切开4例,其中3例改为6~8㎝小切口(1例凝血功能差术中出血较多、2例合并细径胆总管下段结石),1例为腹腔内脏倒置并肝门粘连,中转率4.0%。96例患者术中无大出血、无胆管损伤、术后胆瘘5例,手术时间90~200 min,平均(100±40)min,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快(18±6)h,黄疸渐消退,肝功能改善快,无切口感染等术后并发症发生,平均住院(6.5±2.5)d,术后3~4周行T管造影或BUS、CT检查,有12例胆道残余结石,术后6周纤胆镜取石。恶性病变部分患者2个月后查CT、MRCP见胆肠吻合口通畅,B超提示无明显胆管扩张,术后随访6~28个月,发现逆行感染1例,存活最长已存活28个月。 结论腹腔镜在胆道梗阻的临床治疗不但可应用在胆道结石、炎性反应的治疗上,还可进一步应用于肿瘤性梗阻治疗。手术具有创伤小、减黄快、术后痛苦小、住院时间短等优点,为临床研究开辟了新途径,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腹腔镜 ; 胆道下段梗阻 ; 手术治疗(孙卫江 谢昭雄 许国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