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蛋白原定量测定在胎盘早剥早期诊断中的意义
第1页 |
参见附件(1372KB,2页)。
[摘要] 目的 通过对孕妇血浆纤维蛋白原(Fbg)定量测定、及对纤维蛋白原动态观察,结合临床症状、体征及B超等检查,对胎盘早剥早期做出诊断。方法 对本院产科2001年1月至2009年1月96例确诊为胎盘早剥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96例胎盘早剥的患者中,纤维蛋白原低于3.5 g/L的71例,占73.96%。结论 纤维蛋白原定量测定可作为胎盘早剥早期诊断的诊断依据。
[关键词] 胎盘早剥;纤维蛋白原;诊断
胎盘早剥是指妊娠20周以后或分娩期正常位置的胎盘在胎儿娩出前,部分或全部从子宫壁剥离,是严重威胁孕产妇及胎儿生命的妊娠期并发症。国外报道,胎盘早剥发病率为0.31%~0.9%[1],国内为0.46%~2.1%,围产儿死亡率约为20%~35%,15倍于无胎盘早剥者[2],其预后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及时处理,但在早期或轻微早剥时往往因症状不典型而延误诊治。胎盘早剥有起病急、发展快、诊断困难等特点,轻型的胎盘早剥,于临产前无明显症状。
正常妊娠期,多种凝血因子增高,这有利于防止分娩时过多出血,在血浆中以纤维蛋白原增高最为显著。当胎盘由子宫壁剥离时,从剥离处的胎盘绒毛和蜕膜中释放大量的凝血活酶,进入母体血循环,激活凝血系统导致DIC,胎盘早剥持续时间越长,促凝物质不断入血,DIC继续发展,激活纤维蛋白溶解系统,产生大量的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引起继发纤溶亢进。发生胎盘早剥后,大量消耗凝血因子,最终导致凝血障碍。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对本院妇产科2001年1月至2009年1月,妊娠20周分娩后,检查胎盘母体面有凝血块及压迹,确诊为胎盘早剥的96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的年龄20~42岁,平均28.32岁。孕周最小20周,最大41周。初产妇56人,经产妇40人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372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