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0年第1期
编号:11867110
养阴调脾法治疗小儿咳嗽
http://www.100md.com 2010年1月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1期
     咳嗽是小儿最为常见的肺系症候之一,外感或内伤所致的多种急慢性病证都有咳嗽的症状出现,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冬春尤多,一般预后良好,但若失治误治,变生他证,则病久难愈。目前临床上治疗本病多遵循“实则泻之,虚则补之”的原则。然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脾常不足”,因此,我们临床用药时要时时注意小儿这一生理特点,祛邪勿忘养阴,补虚勿忘健脾,使攻不伤正,补不碍滞,以免小儿“一伤于病,再伤于药”。现就笔者临证心得概述如下。

    1 小儿“脾常不足”,肺脾密切相关调脾贯穿始终

    明代医家万全提出小儿“脾常不足”,认为“肠胃脆薄,谷气未充,此脾所以不足也。”小儿的血气,营卫来源,肌肉丰满,肢体健壮等皆有赖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的滋养,即“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但由于小儿机体在不断生长发育的过程中,生机蓬勃,营养物质的需要量大,而脾胃的运化功能尚未健旺,所以相对的感到“脾常不足”。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云“脾生肉,肉生肺”。小儿健壮有赖于后天水谷精气不断补充,因此肺气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脾气强弱,小儿脾常不足,脾虚则肺气弱,肺气弱则卫外不固,外邪犯肺,肺失宣降而发为咳嗽;反之,久咳肺虚,“子盗母气”,必然会导致脾虚而中气不足,中气不足,运化不健,则痰湿随之而生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72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