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地尔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老年性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观察(2)
第1页 |
参见附件(1566KB,2页)。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所有数据均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进行数据分析,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不良反应及失访率
92例受试者均能耐受,无脱失。治疗期间各组均未见出血、休克等严重不良反应。治疗组1例静脉炎、血管疼痛,停药6 h后均恢复正常;有1例轻微头痛,停药后恢复正常。可见前列地尔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虽有轻微与扩血管相关副反应,临床仍可使用。
2.2 前列地尔联合依达拉奉(治疗组)及低分子右旋糖苷联合复方丹参(对照组)对VBI的治疗效果 对照组中,痊愈率为15%(7例),显效率为20%(9例),有效率为42%(19例),无效率为23%(10例),总有效率为77%;治疗组中,VBI患者痊愈率为74%(35例),显效率为21%(10例),有效率为5%(2例),无效率为0%(0例),总有效率为100%(见表1)。与对照组对比,治疗组的痊愈率(χ2=8.8,P<0.01)以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6.1,P<0.05)。
2.3 前列地尔联合依达拉奉(治疗组)及低分子右旋糖苷复方丹参(对照组)对椎动脉(VA)血流的影响 治疗前,治疗组与对照组的各项VA参数对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对照组各项VA参数分别是:D= (3.08±0.34) mm,SPV= (40.34±11.12 )m/s,EDV=(13.28±5.63)m/s,PI= 1.32±0.28,RI= 0.67±0.06,其中EDV较治疗前明显改善(t=2.54, P<0.05)。治疗组中治疗后椎动脉各血流参数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与对照组对比,治疗组在治疗后VA各项参数均有显著性改变:D=(4.12±0.33 mm)(t=1.26, P<0.05),SPV=(46.56±12.32)m/s (t=2.01, P<0.05),EDV=(18.15±7.21)m/s (t=2.62, P<0.01),PI=(1.12±0.13)(t=1.72, P<0.05),RI=(0.72±0.12)(t=3.24, P<0.01)。(见表2)
3 讨论
VBI被公认为缺血性卒中最重要的危险因素[4],是临床常见需住院治疗的急症[5,6]。VBI的病因很多,以脑动脉的微栓塞和脑动脉痉挛最多,其次是脑血流动力学改变,此外还有颈椎增生改变及外伤性改变等,造成脑干、小脑及枕叶缺血缺氧改变而出现症状。虽然VBI早期很少形成梗死,但部分病例由于反复发作,最终也可以形成脑干、小脑或枕叶梗死,遗留神经功能障碍。因此,迅速有效地终止VBI 的发作对患者的预后极为重要。抗血小板、抗凝治疗和解除脑血管痉挛是内科防治VBI的有效方法[7]。但抗凝治疗易引起血小板减少及全身出血等严重副反应,治疗中要监测凝血系统,在老年人群中受到很多限制。传统的治疗方法对老年人VBI疗效都不肯定。
前列地尔是利用纳米技术把前列腺素E1溶解在脂肪颗粒中,绝大部分经肺循环而未失去活性,从而发挥较强的扩血管及抑制血小板凝集的作用。前列地尔具有易于分布到受损血管部位的靶向特性,无论是对小动脉还是毛细血管都有一定程度的增加脑血流和扩张痉挛血管的效果,以达到改善侧支循环的作用[8]。其毒副作用也较其他抗眩晕药低。
依达拉奉是一种强效的自由基清除剂及抗氧化剂,对自由基毒性损伤具有强大的抑制作用,能够减轻自由基导致的级联损伤,具有脑保护作用;能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减轻脑内花生四烯酸引起的脑水肿,防止由花生四烯酸的中间体脂质过氧化物引起的氧化性细胞损害,减少缺血半暗带的面积,抑制迟发性神经元死亡;能防止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发挥有益的抗缺血作用,增加血流,改善血供和微循环,对抗损伤所致的血管痉挛和血流下降,从而对损伤组织起保护作用[9,10]。
本研究前列地尔联合依达拉奉治疗组中,痊愈35例,显效10例,有效2例,总有效率达100%。不但疗效明显,总有效率亦显著高于对照组(77%)。彩超检查显示治疗组中治疗后椎动脉各血流参数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两组治疗后相比,治疗组各参数均明显较对照组改善(P<0.05)。可见前列地尔联合依达拉奉治疗,VBI症状缓解显著,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增加,这是由于综合了二者选择性扩张病变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微血栓形成,以及抗氧化,抑制炎症反应,保护内皮细胞,延缓动脉硬化的进展等特性。另外,本研究用药后所有患者均未发生严重的过敏反应以及其他不良反应,提示该药物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因此,前列地尔联合依达拉奉是一种值得在临床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推广应用的联合治疗方法。
参 考 文 献
[1] 王维治.神经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132.
[2] 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中华神经科杂,1996,29(6):379-380.
[3] 肖利.倍他司汀在治疗眩晕中的应用.中国伤残医学,2007,6(1):45-46.
[4] Flossmann E,Rothwell PM.Prognosis of vertebrobasilar transient ischaemic attack and minor stroke.Brain,2003,126(9):1940-1954.
[5] Giles MF,Rothwell PM.Risk of stroke early after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Lancet Neurol, 2007,6 (12):1063-1072.
[6] Kleindorfer D,Panagos P,Pancioli A,et al.Incidence and short-term prognosis of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in a population-based study.Stroke,2005,36(4):720-723.
[7] Johnson P,Rosewell M,James MA.How good is the management of vascular risk after stroke,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or carotid endarterectomy.Cerebrovasc Dis,2007,23 (2-3):156-161.
[8] 吴孝田.前列地尔治疗老年椎动脉性眩晕的效果观察.中国老年学杂志,2005,25(8):916-917.
[9] Shimon Amemiya,Tstsushi Kamiya•Expression of anti-apoptotic and neuroprotective effects of edaravone following transient focal ischemia in rats.Eur.J.Pharmacol, 2005,516(2):125-130.
[10] 顾学兰,丁新生,狄晴,等.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脑性梗死的临床疗效评价.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05,24(2):113.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566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