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0年第2期 > 正文
编号:11868529
脑卒中后抑郁状态不同疗法效果的对照研究(2)
http://www.100md.com 2010年1月5日 毕崇霞 林少华 姜 领
第1页

    参见附件(2016KB,3页)。

     1.1.3 分组 本研究共纳入216例患者,按入院先后随机区组法分为电针组31例;氟西汀组32例;康复治疗组32例;康复治疗组+电针组31例;康复治疗组+氟西汀组32例;电针组+氟西汀组 31例;康复组+电针组+氟西汀组30例。七组间患者的性别、年龄、脑卒中类型、病因、病程、抑郁程度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等基本相似,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七组疗程为6周。

    1.2.1 电针治疗取百会和印堂穴。在百会穴用直径为0.30 mm、长度为33 m的毫针向前平刺15~25 mm,在印堂穴用同样的毫针向上斜刺15~22 mm,接真能电针仪(北京中科健安医用计数公司生产),采用抗抑郁波型,强度为2~3V,45 min/次,1次/d,每周5次。

    1.2.2 氟西汀组;(美国礼来公司提供;商品名:百忧解);氟西汀组每粒20 mg,1粒/d,早饭后服用。

    1.2.3 康复治疗组:主要采用神经促通技术治疗,如Bobath疗法、神经本体感觉促进技术、运动再学习技术等。将疗程分为卧床、离床及步行期进行。功能锻炼主要采用Bobath技术训练方法。

    1.2.4 其余三组为电针治疗+氟西汀组;电针治疗+康复治疗;康复治疗+氟西汀组;康复治疗+电针组+氟西汀组上述四种方法的组合。

    1.2.5 基础心理护理治疗措施:对于每组患者,医护人员均以开朗的情绪与患者交谈,洞察患者心理活动,引导患者倾诉,竖立患者信心,病区环境优雅、安静、舒适。

    采用双盲法,由1名本院精神科主任医师或者副主任医师对患者做出诊断后,然后根据患者入院先后随机编号分为七组。临床疗效和量表评定由1名精神科主治医师专门负责。

    1.3 临床评定工具 对每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2周、4周、6周、8周后进行汉密尔顿(HADM)量表抑郁量表(SDS)评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末次观察延伸法将全部资料用SPSS12.0软件、单因素方差分析,以P<0.05作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各组治疗前后HADM评分的比较(表1),由表1显示,经过单因素方差分析,七组中,每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单组中电针组、氟西汀组及康复组之间差异不显著。而联合四组中,与单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康复+电针+氟西汀组HADM评分明显低于其他六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各组中HAMD评分均随治疗时间的延长而逐步下降,提示各组治疗手段三组治疗前后SDS评分比较(见表2)均有明显的抗抑郁作用。

    3 讨论

    卒中后抑郁症是指发生于卒中后的经过量表测定证实有抑郁情绪或者处于抑郁的状态,是脑卒中的重要并发症之一。卒中患者的活动障碍常导致抑郁症的发生,而抑郁症又可影响卒中患者的恢复,形成恶性循环。PSD患者作为脑卒中后继发的一种情感障碍,除可造成情感上的痛苦外,还减慢肢体功能和情感、认知功能的恢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针对卒中后抑郁症的治疗,目前已经有多项研究表明[1,2],康复训练及电针治疗有明显的抗抑郁作用,其疗效与氟西汀基本相同。本研究结果与既往的研究[3-5]基本一致。

    目前氟西汀治疗抑郁症已经得到国内外相当程度共识。电针治疗抑郁症的作用机理尚不明了。可能与电针能够增强中枢去甲肾上腺素的代谢,降低脑内5-羟色胺(5-HT)的代谢来相对增加5-HT的含量,协调NE与5-HT之间的关系。同时还有研究表明[7,9],电针增加了抑郁动物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保护海马神经元结构,从而回复HPA轴的负反馈机制,并改善认知功能和情感失调。物理康复训练治疗抑郁症的机理是多因素的。许多研究[6,8]表明物理康复训练有效改善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有助于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积极改变卒中后社会环境因素,促进患者回归社会,改善抑郁状态。

    本课题进一步改变不同疗法组合,以期评价其在临床应用的价值。结果表明,不同联合组改善脑卒中后抑郁状态均好于单一治疗组,其中以康复训练+电针+氟西汀组改善更为显著。此外,加大样本量并延长治疗时间,可能会使联合治疗组的疗效优势更加明显。

    参 考 文 献

    [1] 蔡焯基.抑郁症基础与临床.科学出版社,1997:94-95.

    [2] 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中华神经科学杂志,1996,29 :379-380.

    [3] 张明园.正常人群中的抑郁症状的调查和CES2D 的应用.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1987,20 :67.

    [4] 汪向东.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刊.中国心理卫生出版社,1999:127.

    [5] Wiart L.Post2cerebrovascular stroke depression (review).Encephale,1997,3 :51-54.

    [6] 张通,孟家眉,项曼君.脑卒中后抑郁症的前瞻性研究.中华精神科杂志,1996,26 :73-75.

    [7] 张庆臣,吴彩云,徐培锡,等.脑血管意外后抑郁症状群与CT 定位及躯体心理社会变量的相关研究.中华精神科杂志,1992,25 :203-205.

    [8] Loong CK, Kenneth NK, Paulin ST.Post-stroke depression: outcome following rehabilitation.Aust N J Psychiatry,1995,29:609-614.

    [9] Astrom M, Adolfsson R,Asplund K.Major depression in stroke patients: a 3-years longitudinal study.Stroke,1993,24:976-98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016KB,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