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穿刺旋切术治疗椎间隙感染的临床护理
第1页 |
参见附件。
【摘要】 通过对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椎间隙感染行经皮穿刺旋切术冲洗治疗的患者制定相关的护理措施,加强心理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加强体位护理 、饮食护理、切口引流管护理,积极预防和处理各种并发症,正确指导功能锻炼,做好出院指导。提高了手术效果,促进功能恢复,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 椎间隙感染;经皮穿刺旋切术;临床护理
作者单位:223800宿迁,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市人民医院
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后椎间隙感染是一种严重的手术并发症。文献报道[1]发生率为0.2%~4%。表现为原有的神经痛、腰腿痛症状消失1~2周后,再次出现腰腿抽筋样疼痛,腹部胀痛,不能翻身,体温升高,白细胞升高。我院1988年10月至2005年6月对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椎间隙感染患者,采用经皮穿刺旋切术(percutaneous lumbar discectomy,PLD)冲洗治疗取得良好效果,PLD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微创技术对病变椎间盘实行病灶清除,既可以作诊断性穿刺,又可行病灶清除置管冲洗引流,且无开放手术的创伤及并发症[2]。现就临床护理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5例,男4例,女1例。年龄28~64岁,平均38.5岁。开窗髓核摘除术后2例,椎间盘内胶原酶注射术后2例,PLD术后1例。感染椎间隙:L4~L52例,L5~S13例。本院发生1例,外院转入4例。出现椎间隙感染症状在术后7~22 d,平均13 d。5例均有剧烈难以忍受的痉挛性腰部疼痛,性质与原有症状不同,向下腹部、双下肢及腹股沟区放射,呈持续性,有阵发性抽搐样痛,严重时呈强迫体位,夜间明显,任何轻微刺激包括翻身、咳嗽、碰撞病床、移动被子等均可诱发抽搐发作。
1.2 手术方法 侧卧位(原手术侧在上)。在C形臂X线机下定位病变椎间隙后,在局麻下常规行PLD穿刺,透视证实导针在病变椎间隙后,沿导针方向由小号到大号分次旋入扩张套管,直至工作套管,取出扩张套管,在工作套管内取病变组织送细菌培养,然后连接旋切仪进行旋切冲洗,冲洗液为生理盐水1000 ml加庆大霉素注射液24万 U和洁霉素注射液3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