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血小板输注的疗效观察及护理体会
【关键词】 血小板;疗效;护理体会
输血是临床治疗的一种有效手段,是多数血液病得以有效治疗的重要保证[1]。在现代医学中具有不可取代的重要地位,为了做到科学、合理、安全、有效地使用有限的血液资源,我国从1998年颁布了《献血法》和2000年实施《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等相关法律法规以来,临床成分输血有了较快的发展,成分输血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地区及医院输血的水平的指标,成为医院评级的一个必检指标。而血小板的输注更是成分输血中一项重要的治疗血小板减少而引起的各种出血疾病的主要措施。近年来随着成分输血的推广。临床上对血小板输注的要求逐年增加,但是血小板输注是否科学、合理、有效,是值得关注的[2]。现将本科在输注血小板中应注意的有关事项总结一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8年4月至2009年9月,本科在治疗血小板引起出血的各种住院患者45例,其中恶性髓性白血病20例,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7例,恶性淋巴瘤3例,再生障碍性贫血7例,血小板减少性紫癜8例,其中男30例,女15例,年龄15~67岁,45例患者静脉血小板计数<35×109/L,临床需要输注血小板来预防和缓解血小板减少引起的出血。
, 百拇医药
1.2 血小板来源 所有血小板均由本市中心血站提供,一个治疗量单采血小板为200~250 ml,含血小板数≥2.5×1011/袋。
1.3 血小板输注效果评价[3] 测量患者的身高、体重、计算血小板计数纠正增加指数(CCI)CCI值>4.5为输注有效。
1.4 方法 在征得患者和家属同意后,分别输注单采血小板1~2 U,输注前给予地塞米松2.5~5.0 mg加入生理盐水250 ml静脉点滴或马来酸氯苯那敏(扑尔敏)10 mg肌肉注射,防止发生过敏反应,输注前及输注后0.5~4.5 d内分别测定外周血血小板数,同时观察输注前后出血情况,有无血小板输注相关的不良反应。
2 护理措施
2.1血小板输注前的护理 护士在输注血小板前,应充分掌握患者的病情,如疾病的诊断、有无过敏史等。同时护士也应掌握输注血小板的目的,护士应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针对患者及其家属有关输注血小板的各种心理问题和心理需求,进行必要的输注前护理。特别是要说明输注血小板的目的和必要性,以消除患者对输注成分血小板的恐慌心理,增强对输注血小板治疗的信心,也需说明输此成分血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让患者及其家属有一定的思想准备。
, 百拇医药
2.2 取血及血小板的输注 护士接到取血通知后应尽快到输血科(或血库)取血并仔细检查血液质量,确认无误后签名并登记取血时间,以备检验。护士取回血小板后应立即输注,因为血小板功能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而降低。以患者可耐受的最快速度输注,以便迅速达到一个止血水平,用输血器输注。输注前将血袋混匀,切忌剧烈摇动,以防血小板损伤。如因故未能及时输注,应在常温(22±2)℃下保存,并每隔10 min左右轻轻摇动血袋,防止血小板聚集,不能放冰箱保存。ABC血型同型输注 ,Rh阴性患者如有条件应输注Rh阴性血小板。护士在输注前应严格认真履行“三查八对”程序,即查血的有效期,血小板的质量,输注装置是否完好,对姓名,床号,住院号,血型,交叉配血实验结果,以及血液种类和计量[4]。在输注过程中,经常询问患者有无异常感觉,以尽早发现异常情况,一定程度上可以消除患者对输注血小板的恐惧和顾虑。
2.3 输注后的护理 护士对输成份血的患者关心和询问是非常重要的,有助于及时发现因输注而引起的异常情况,也有益于患者,提高对成分输血的正确认识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如有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现应及时报告医生,暂停输注,保持静脉通路,做好抢救前准备。
, http://www.100md.com
2.4 输血后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护理 再输血过程中,经常会发生不良反应,常见有发热反应、过敏反应、溶血反应、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发热、寒战,头痛、腰背痛,进针部位痛,气促,皮肤瘙痒,呼吸困难等常见症状,而输注血小板易发生皮肤瘙痒,出现荨麻疹,这可能是由于多次输注血小板,受血者血循环中的抗IgA抗体与输入血内的IgA发生抗原抗体反应所致。因此,在输注血小板前,应先输入地塞米松或肌肉注射扑尔敏,防止发生过敏反应。再输注过程中,护士应加强观察,尤其是多次输注血小板的患者,当发现患者出现过敏症状时,应立即减慢输注速度,报告医生,遵照医嘱应用抗过敏药物,症状轻微者经处理后可继续输注,严重者应立即停止输入,感染、发热可致输后血小板的增加率降低20%~40%。因此,应积极抗感染治疗,严格无菌操作,指导患者做好自我保护,保持病房空气流通,尽可能减少各种感染的危险因素。
3 讨论
输血的传统观念是全血输血。随着现代输血观念的更新,全血输注已逐渐被摒弃,目前在发达国家全血输血所占全部输血的比例不足5%,而成分输血具有纯度高、疗效好、针对性强、一血多用、不良反应少的优点,值得推广运用。成分血还可节约大量血液资源,这是输血技术发展的总趋势。
, 百拇医药
血小板输注作为成分输血中尤为重要的治疗血小板减少而引起的出血性疾病最有效的措施,血小板的总用量是逐年上升的趋势,这主要是近年来,由于放化疗而导致血小板急剧降低的肿瘤及血液患者日益增多的原因。总之,作为一名护士,通过大力加强有关输血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学习,加强输血业务、学习,加强输血的法律意识、证据意识、责任意识、安全意识,规范输血护理技术操作程序、制定处置各种输血的不良反应预案,极大地提高临床输血护理质量。对于保护患者、医院和自身的合法效益,保证患者安全有效输血,起到重要作用。
参 考 文 献
[1] 龙银芳.无偿献血血液报废原因分析与预防.中华医学实践杂志,2008,7(3):243-244.
[2] 卢焕兴,李春娇,梁永生.血小板抗体对血小板输注的疗效观察.中国医学检验杂志,2008,9(6):321-322.
[3] 刘影汉,林武存编.临床输血指南.人民军医出版社,1998:15-17 .
[4] 段磊,于艳秋.护理学基础.人民出版社,2003:380-383., 百拇医药(王旭辉)
输血是临床治疗的一种有效手段,是多数血液病得以有效治疗的重要保证[1]。在现代医学中具有不可取代的重要地位,为了做到科学、合理、安全、有效地使用有限的血液资源,我国从1998年颁布了《献血法》和2000年实施《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等相关法律法规以来,临床成分输血有了较快的发展,成分输血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地区及医院输血的水平的指标,成为医院评级的一个必检指标。而血小板的输注更是成分输血中一项重要的治疗血小板减少而引起的各种出血疾病的主要措施。近年来随着成分输血的推广。临床上对血小板输注的要求逐年增加,但是血小板输注是否科学、合理、有效,是值得关注的[2]。现将本科在输注血小板中应注意的有关事项总结一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8年4月至2009年9月,本科在治疗血小板引起出血的各种住院患者45例,其中恶性髓性白血病20例,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7例,恶性淋巴瘤3例,再生障碍性贫血7例,血小板减少性紫癜8例,其中男30例,女15例,年龄15~67岁,45例患者静脉血小板计数<35×109/L,临床需要输注血小板来预防和缓解血小板减少引起的出血。
, 百拇医药
1.2 血小板来源 所有血小板均由本市中心血站提供,一个治疗量单采血小板为200~250 ml,含血小板数≥2.5×1011/袋。
1.3 血小板输注效果评价[3] 测量患者的身高、体重、计算血小板计数纠正增加指数(CCI)CCI值>4.5为输注有效。
1.4 方法 在征得患者和家属同意后,分别输注单采血小板1~2 U,输注前给予地塞米松2.5~5.0 mg加入生理盐水250 ml静脉点滴或马来酸氯苯那敏(扑尔敏)10 mg肌肉注射,防止发生过敏反应,输注前及输注后0.5~4.5 d内分别测定外周血血小板数,同时观察输注前后出血情况,有无血小板输注相关的不良反应。
2 护理措施
2.1血小板输注前的护理 护士在输注血小板前,应充分掌握患者的病情,如疾病的诊断、有无过敏史等。同时护士也应掌握输注血小板的目的,护士应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针对患者及其家属有关输注血小板的各种心理问题和心理需求,进行必要的输注前护理。特别是要说明输注血小板的目的和必要性,以消除患者对输注成分血小板的恐慌心理,增强对输注血小板治疗的信心,也需说明输此成分血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让患者及其家属有一定的思想准备。
, 百拇医药
2.2 取血及血小板的输注 护士接到取血通知后应尽快到输血科(或血库)取血并仔细检查血液质量,确认无误后签名并登记取血时间,以备检验。护士取回血小板后应立即输注,因为血小板功能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而降低。以患者可耐受的最快速度输注,以便迅速达到一个止血水平,用输血器输注。输注前将血袋混匀,切忌剧烈摇动,以防血小板损伤。如因故未能及时输注,应在常温(22±2)℃下保存,并每隔10 min左右轻轻摇动血袋,防止血小板聚集,不能放冰箱保存。ABC血型同型输注 ,Rh阴性患者如有条件应输注Rh阴性血小板。护士在输注前应严格认真履行“三查八对”程序,即查血的有效期,血小板的质量,输注装置是否完好,对姓名,床号,住院号,血型,交叉配血实验结果,以及血液种类和计量[4]。在输注过程中,经常询问患者有无异常感觉,以尽早发现异常情况,一定程度上可以消除患者对输注血小板的恐惧和顾虑。
2.3 输注后的护理 护士对输成份血的患者关心和询问是非常重要的,有助于及时发现因输注而引起的异常情况,也有益于患者,提高对成分输血的正确认识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如有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现应及时报告医生,暂停输注,保持静脉通路,做好抢救前准备。
, http://www.100md.com
2.4 输血后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护理 再输血过程中,经常会发生不良反应,常见有发热反应、过敏反应、溶血反应、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发热、寒战,头痛、腰背痛,进针部位痛,气促,皮肤瘙痒,呼吸困难等常见症状,而输注血小板易发生皮肤瘙痒,出现荨麻疹,这可能是由于多次输注血小板,受血者血循环中的抗IgA抗体与输入血内的IgA发生抗原抗体反应所致。因此,在输注血小板前,应先输入地塞米松或肌肉注射扑尔敏,防止发生过敏反应。再输注过程中,护士应加强观察,尤其是多次输注血小板的患者,当发现患者出现过敏症状时,应立即减慢输注速度,报告医生,遵照医嘱应用抗过敏药物,症状轻微者经处理后可继续输注,严重者应立即停止输入,感染、发热可致输后血小板的增加率降低20%~40%。因此,应积极抗感染治疗,严格无菌操作,指导患者做好自我保护,保持病房空气流通,尽可能减少各种感染的危险因素。
3 讨论
输血的传统观念是全血输血。随着现代输血观念的更新,全血输注已逐渐被摒弃,目前在发达国家全血输血所占全部输血的比例不足5%,而成分输血具有纯度高、疗效好、针对性强、一血多用、不良反应少的优点,值得推广运用。成分血还可节约大量血液资源,这是输血技术发展的总趋势。
, 百拇医药
血小板输注作为成分输血中尤为重要的治疗血小板减少而引起的出血性疾病最有效的措施,血小板的总用量是逐年上升的趋势,这主要是近年来,由于放化疗而导致血小板急剧降低的肿瘤及血液患者日益增多的原因。总之,作为一名护士,通过大力加强有关输血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学习,加强输血业务、学习,加强输血的法律意识、证据意识、责任意识、安全意识,规范输血护理技术操作程序、制定处置各种输血的不良反应预案,极大地提高临床输血护理质量。对于保护患者、医院和自身的合法效益,保证患者安全有效输血,起到重要作用。
参 考 文 献
[1] 龙银芳.无偿献血血液报废原因分析与预防.中华医学实践杂志,2008,7(3):243-244.
[2] 卢焕兴,李春娇,梁永生.血小板抗体对血小板输注的疗效观察.中国医学检验杂志,2008,9(6):321-322.
[3] 刘影汉,林武存编.临床输血指南.人民军医出版社,1998:15-17 .
[4] 段磊,于艳秋.护理学基础.人民出版社,2003:380-383., 百拇医药(王旭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