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0年第9期 > 正文
编号:13194239
口服地塞米松治疗婴幼儿头颈部增生期血管瘤临床研究(2)
http://www.100md.com 2010年3月25日 卓建强 赖春山 李小静 方佳玲 彭俊荣
第1页

    参见附件。

     1.3 疗效评价标准[6] 治愈:瘤体完全消失,表面色泽正常,无功能障碍,随访无复发;显效:瘤体缩小 80% 以上,皮肤色泽接近正常或有轻度色素沉着,无功能障碍,但外观尚未完全恢复正常,尚需继续治疗;有效:瘤体缩小明显,但不足 2/3,需继续治疗;无效:瘤体缩小不明显或继续增大。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4.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各组间疗效差异采用χ2检验或确切概率法分析。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口服地塞米松治疗病例,约治疗2周后可观察到瘤体可趋于停止生长或生长变缓,颜色变浅,19例在第 1个疗程后效果明显,进入稳定的消退期,予停止治疗,16例进行第 2个疗程治疗,无进行第 3个疗程病例。12例治愈病例中 10例年龄 <6个月, 4例无效病例均为治疗开始时年龄>6个月者。平阳霉素注射治疗病例,约 4周后瘤体逐渐变平、缩小,9例予 2次注射即效果明显,予停止治疗,余患者均注射 3~6次。随诊观察组未予任何治疗,约 2周复诊 1次,随访期间 4例瘤体增大迅速并引起功能异常、外形改变较大,即予平阳霉素注射治疗,疗效尚在观察中。口服地塞米松治疗组总有效率与平阳霉素注射治疗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疗效相当(χ2=0.34,P=0.85);口服地塞米松治疗组总有效率与随诊观察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口服地塞米松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随诊观察组(χ2=5.19,P=0.023);各组治疗效果统计结果见表1。随访期间,口服地塞米松治疗组出现轻度鹅口疮2例,胃部不适3例,经治疗后痊愈;库欣样外观1例,治疗结束停止服药后好转,目前仍在随访进一步恢复中;无严重感染、出血、高血压及发育异常等严重不良反应。平阳霉素注射治疗组注射术后大部分病例有局部肿胀疼痛,出现发热5例,小部分组织坏死1例,无组织大部坏死、面瘫及高热、过敏反应、肺纤维化等严重不良反应。

    3 讨论

    在1982 年Mulliken 和Glowacki等根据血管内皮细胞生物特性,将先天性血管病变分为血管瘤和血管畸形[7]。婴幼儿血管瘤的确切发病机制仍不清楚,近年来大量学者的研究可归纳为内在机制(异常来源的内皮细胞扩增)和外在机制(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雌激素、低氧环境以及异常支持细胞等的作用)两大类[1,8]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