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0年第15期
编号:11937062
核医学诊疗中患者焦虑\恐惧心理分析及干预(1)
http://www.100md.com 2010年5月2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15期
     【摘要】 “谈核色变”使得患者在核医学诊疗中容易产生焦虑、恐惧等心理反应,其中技术恐惧(technopbia)是主要的心理形成原因,采取多层面的心理干预,有效缓解不良心理反应,保证诊疗的顺利完成及质量控制。

    【关键词】 核医学;恐惧;心理干预

    核医学是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1]。但很多患者及家属甚至一些医务人员都把“核医学”“放射性同位素”与原子弹联系甚至等同起来,产生恐惧,因此有必要分析和了解恐惧产生的原因,及时有效的对患者及家属等进行心理干预。

    1 恐惧心理的产生原因分析

    恐惧是企图摆脱和逃避某种危险情景而又无力应付是产生的情感体验,其产生不仅仅由于危险情景的存在,还与个人排除危险的能力和应付危险的手段有关[2]。

    1.1 对核医学的恐惧主要是对核技术的恐惧,属技术恐惧范畴[3]。产生原因如下:

    1.1.1 技术本身的因素 技术本身所存在的缺陷或不确定性是造成技术恐惧心理的重要因素,任何技术都有产生、发展到成熟的周期,在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发展初期,往往会出现难以预料的问题并可能造成灾难性的后果[4],每次灾难性事件的发生都会引发公众的强烈心理震动,进而影响到对技术的认知和应用。

    自1895年伦琴发现X线以来,分离出放射性核素镭的著名科学家居里夫人死于白血病,而接受Ra(镭)治疗的肺结核、强直性脊柱炎的人群有较高的癌发生率;1945年广岛、长崎受原子弹袭击后大批人员死于放射病,而幸存者很多都出现严重的辐射效应。还有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及其他误用放射性物质致癌等辐射效应……而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大规模的“防空、防核”宣传以及一些书籍在介绍放射性损伤及放射防护知识上存在一定的片面性,使射线危害身体的概念根深蒂固,甚至“谈核色变” ......
1 2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29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