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式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临床疗效观察
第1页 |
参见附件(1272KB,2页)。
【摘要】 目的 探讨腹式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对照组60例,观察两组术中出血、手术时间、术后使用镇痛剂、排气时间、切口愈合情况、住院天数、术后性功能影响率。结果 经统计学分析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排气时间、住院天数、术后性功能影响率,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应用筋膜内子宫全切除术,术式简单,保证性生活的质量,消除了子宫全切、子宫次全切除的弊端,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 腹式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疗效
子宫切除术是妇科最常见的手术,传统的全子宫切除术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我们采用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20例均为我院2006年2月至2010年2月收治的患者,其中子宫肌瘤55例,子宫肌腺症35例,功能性子宫出血2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1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年龄38~60岁;对照组60例,年龄36~58岁;所有患者凝血功能正常,无手术禁忌证。两组患者年龄、术前子宫大小、病程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术前所有患者均常规行妇科检查、盆腔B超、宫颈薄层液基细胞或宫颈刮片排除宫颈肿瘤,阴道流血者常规诊刮以排除子宫内膜癌。所有患者术前各项术前检查均无手术禁忌证。
1.2 手术方法 两组术前准备、麻醉、开腹均按传统开腹全子宫切除术,并按传统步骤处理圆韧带、保留或切除附件。观察组下推膀胱腹膜反折,处理子宫动脉上行支,不处理主韧带;沿宫颈峡部水平处环行切开宫颈筋膜及外肌层组织的2~4 mm,术者持续上提子宫以作牵引,组织钳钳夹宫颈筋膜后向外下牵拉形成一定张力,组织剪钝、锐性结合分离宫颈筋膜,直达宫颈鳞柱交界处,环形切下子宫,断端络合碘常规消毒后2-0可吸收线将阴道壁及深层宫颈筋膜连续扣锁缝合一次,浅层宫颈筋膜连续缝合加固一层,盆腔腹膜化后常规关腹。对照组用传统腹式全子宫切除术切除子宫。术后均禁食6 h改半流质饮食,24~48 h拔除导尿管。
1.3 观察指标 两组术中出血、手术时间、术后使用镇痛剂、排气时间、切口愈合情况、住院天数、术后性功能影响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所测定数据采用(x±s),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2 结果
表1
两组观察指标比较(x±s)
组别例数术中出血(ml)手术时间(min)排气时间(d)切口甲级愈合住院天数(d)术后性功能影响率例%
治疗组60150±5568±2837.5±4.559/60(98.5%)5.0±2.52/60(6%)
对照组60232±5189±2662.5±9.057/60(94.5%)10.0±2.522/60(37%)
注:经统计学分析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排气时间、住院天数、术后性功能影响率,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3 讨论
3.1 筋膜内全子宫切除的价值 近代生殖内分泌研究发现,子宫不仅是丘脑-垂体-卵巢的靶器官,同时亦具有内分泌功能,在良性疾病切除子宫时,保留正常的宫颈组织对丘脑-垂体-卵巢轴及保持盆底的张力有相当的作用。筋膜内子宫切
作者单位:455000河南省郑州市妇幼保健院
除术有如下优点:切除了子宫颈管内膜鳞柱交界移行区,可防止宫颈癌的发生;不需充分分离膀胱,一般术中不伤及膀胱;减少了子宫主韧带、骶韧带及宫旁和阴道旁组织的处理,避免了输卵管损伤,特别适合用于慢性宫颈炎症及子宫内膜异位症造成的宫颈周围粘连时的治疗;手术创面小,出血小,尤其膀胱剥离面小,血肿及感染减少,术后发热率低;不处理主韧带、骶骨韧带,避免了输尿管损伤;膀胱剥离面小,对慢性宫颈炎周围组织粘连者尤为安全;特别适用于慢性宫颈炎、子宫内膜异位症及盆腔粘连患者保持了盆底阴道的完整性,盆底神经损伤小,减少了局部炎症反应,有利于阴道残端愈合,保障阴道完整系统,对性功能影响小;无需特殊医疗器械的投入,在基层医院易于广泛开展。
3.2 注意事项 因宫颈管筋膜层次无明显标志,手术者应熟悉宫颈组织、结构及与膀胱直肠的解剖关系;正确分离宫颈筋膜是术式成败的关键,操作要点是牵拉子宫,环形切割筋膜厚2~4 mm,尽管用刀柄下推筋膜,必要时可将刀片与宫颈垂直下刮筋膜,避免斜行或平行切割,以免残留宫颈组织,同时,避免操作不当而致出血及损伤膀胱或阴道后壁;缝合残端时应将阴道残端与筋膜紧贴,不留死腔,以免出血及血肿形成;子宫有恶性病变倾向者不宜采用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通过观察,应用筋膜内子宫全切除术,术式简单,保证性生活的质量,消除了子宫全切、子宫次全切除的弊端,值得临床应用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272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