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0年第24期 > 正文
编号:11952093
充血性心力衰竭QT间期离散度的测定
http://www.100md.com 2010年8月25日 郭新胜 刘雅丽
第1页

    参见附件(1470KB,2页)。

     【摘要】 目的 观察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QTd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和猝死的关系。方法 130例CHF患者,依据有无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分为两组,即高危组和心力衰竭组,正常对照组 120例检查均未发现任何心脏疾病,一次性测定QTd,选用同步12导联心电图,连续测量3个QT间期,取其平均值。从不同导联中最大QT间期减去最小QT间期即为QTd,计量资料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χ.2检验,P<0.05为显著性差异。结果 QTd高危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1;高危组与心力衰竭组比较,P<0.05;心力衰竭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5。QTd≥65 ms者81例中,有6例发生猝死(7.4%),而QTd<65 ms者49例中仅有1例发生猝死(2.0%),两组间比较P<0.05。结论 CHF患者QTd的延长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和猝死的发生具有相关性。

    【关键词】充血性心力衰竭;QT间期;离散度

    作者单位:475300河南省兰考县人民医院心内科

    QT间期离散度(QTd)被认为是反映心室肌复极的不均一性,即心肌电不稳定性的简单,无创的检测指标。我们检测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QTd,观察QTd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和猝死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30例CHF患者,依据有无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分为2组,①高危组72例:其中男40例,女32例;年龄18~75岁,平均(57±6)岁。心功能NYHA分级Ⅲ级42例,Ⅳ级30例;按病因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28例,高血压病22例,扩张型心肌病19例,酒精性心肌病3例;恶性心律失常类型:室性心动过速48例,尖端扭转性室速16例,心室扑动1例,猝死7例(心电监测均证实为心室颤动所致);②心力衰竭组58例中,男32例,女26例;年龄27~79岁,平均(55±6)岁;心功能NYHA分级Ⅲ级36例,Ⅳ级22例;病因分类中冠心病33例,高血压病16例,扩张型心肌病8例,酒精性心肌病1例;住院期间无自发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

    1.2 正常对照组 120例检查均未发现任何心脏疾病,不分性别,年龄,一次性测定QTd。

    1.3 测定方法 入院当日常规记录同步12导联心电图,连续测量3个QT间期,取其平均值。从不同导联中最大QT间期减去最小QT间期即为QTd。若有u波者测T波与u波之间切迹。

    1.4 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高危组QTd为(90.26±11.5)ms,心力衰竭组QTd为(53.32±10.18)ms,正常对照组为(22.14±8.16)ms。QTd高危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1;高危组与心力衰竭组比较,P<0.05;心力衰竭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5。

    2.2 高危组7例猝死者的QTd为103.34±8.5 ms,与同组中其他患者QTd 79.29±10.20 ms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与心力衰竭组,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非常显著(P<0.01)。

    2.3 130例CHF患者中QTd≥65 ms者81例,其中发生恶性心律失常者68例(83.95%);QTd<65 ms者49例,发生恶性心律失常者4例(8.16%),2组间比较,P<0.01。QTd≥65 ms者81例中,有6例发生猝死(7.4%),而QTd<65 ms者49例中仅有1例发生猝死(2.0%),2组间比较P<0.05。

    3 讨论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470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