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0年第24期 > 正文
编号:11952078
阿奇霉素用于下呼吸道感染转换治疗80例临床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0年8月25日 曾凡军
第1页

    参见附件(1444KB,2页)。

     【关键词】下呼吸道感染;阿奇霉素;转换治疗

    对比分析静脉注射阿奇霉素治疗与静脉注射头孢噻肟3 d后转换为口服阿奇霉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及细菌学疗效。

    1 资料和方法

    1.1 病例选择 确诊为下呼吸道感染的住院患者80例,男性47例,女性33例,年龄19~86岁;其中COPD 39例,肺炎31例,支气管扩张7例,支气管哮喘2例,急性支气管炎1例,均依据病史、临床症状、体征、X线胸片,并参照血常规、肺部CT、痰菌培养确诊,观察期间不用其他抗生素、解热镇痛药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等。80例患者随机分为头孢噻肟对照治疗组及阿奇霉素转换治疗组,两组各随机选择40例;其中对照组男28例,女12例,转换组男21例,女19例。

    1.2 方法 使用药物:阿奇霉素(石药集团)、头孢噻肟钠(上海新亚);对照组:生理盐水150 ml+头孢噻肟4 g静脉滴注,1次/d,共10 d;转换组: 5%葡萄糖250 ml+阿奇霉素0.5 g静脉滴注,1次/d,连用3~5 d,以后改为口服阿奇霉素0.25 g,2次/d,至第10天;注射改为口服的指征:①发热基本控制;②症状改善;③白细胞计数和分类趋向正常;④无胃肠道吸收功能障碍。

    1.3 疗效标准 观察期间逐日观察发热、咳嗽、咳痰、咯血、气促等症状及体征,治疗前、治疗中及疗程结束后查血常规、BUN、Cr、ALT、AST,治疗前后查X线胸片、痰培养;对两组病例进行临床疗效分析和不良反应分析;疗效判断标准按痊愈、显效、进步、无效四级评定。痊愈: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及病原学检查均恢复正常;显效:病情明显好转,但上述四项中有一项未完全恢复正常;进步:用药后病情有所好转,但不明显;无效:用药72 h后病情无明显进步或有加重者。

    1.4 细菌学评定 按病原菌清除、部分清除、未清除、替换、再感染5级评定。清除:疗程结束后第1天痰培养无致病菌;部分清除:原有多种致病菌有一种被清除;未清除:原有致病菌仍存在;替换:疗程结束后培养到新致病菌,但无症状体征,不需治疗;再感染:疗程结束后培养到新致病菌,且有症状体征,需治疗。

    1.5 统计学方法 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随机对照试验表明,下呼吸道感染头孢噻肟对照治疗组和阿奇霉素转换治疗组均取得了较好疗效,两组痊愈率分别为65.0%、62.5%,无显著性差异(χ.2=0.32,P>0.05),有效率分别为95.0%、97.5%,差异无显著性(χ.2=0.22,P>0.05),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病例临床疗效比较

    组别例数痊愈显效死亡痊愈率(%)有效率(%)

    治疗组402612265.095.0

    转换组402514162.597.5

    注:秩和检验,uc:0.414,P>0.05

    2.2 细菌学疗效 A组痰培养绿脓杆菌7例、金黄色葡萄球菌2例、肺炎克雷白菌5例、大肠埃希菌4例、液化沙雷菌2例、不动杆菌1例,其中绿脓杆菌1例、金黄色葡萄球菌2例、不动杆菌1例未清除,清除率为81%;B组痰培养绿脓杆菌5例、表皮葡萄球菌1例、肺炎克雷白菌4例、大肠埃希菌2例、阴沟肠杆菌2例、肺炎球菌2例、流感嗜血杆菌1例,其中绿脓杆菌1例、肺炎克雷白菌2例、阴沟肠杆菌1例未清除,清除率为77.8%,两组清除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χ.2=0.02,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细菌学疗效比较

    组别例数清除部分消除未清除替换清除率(%)

    治疗组211704081.0

    转换组181404077.8

    注:秩和检验,uc=0.41,P>0.05

    2.3 不良反应发生率 两组均未发现肝、肾功能异常,头孢噻肟对照治疗组发生恶心、呕吐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头孢克肟转换治疗组发生2例呕吐,经对症治疗后恢复正常,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7%,两组无统计学差异(χ.2=0.35,P>0.05)。

    3 讨论

    转换治疗是指抗生素由注射转为口服给药的治疗方法,已成功地用于治疗许多严重感染,一些研究发现,通过转换治疗不但可以节省费用,而且可以缩短住院天数,减少医护人员配药、治疗、护理的工作量,减少肠道外给药引起的血源性交叉感染及输液反应,为患者带来间接经济效益。第一个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红霉素(erythayc in)已应用 40余年,由于对酸不稳定性等缺陷限制了它的临床应用。阿奇霉素(azithromycin)的诞生克服了这些缺陷,极大改善了抗菌活性,目前已成为治疗感染的一线药物。近年国产阿奇霉素在国内也得到了广泛应用。阿奇霉素是将红霉素A9-酮基脂化后经Becklman重排,N-甲基化等一系列反应得到的15元氮杂化合物,也是氮环内酯类(Azalids)中的第一个品种,这种结构上的差异阻碍了内部形成半酮缩醛的反应,其中酯键水解成中性的红霉支糖是其重要的分解途径,阿奇霉素中酯键所连接的红霉支糖水解活化能为15.6 kal/mol在37℃、pH2的溶液中(离子强度=0.02),阿奇霉素降解 10%需21 min,而同样情况下,红霉素仅需3.7 s这些结果证明阿奇霉素与红霉素相比,其对酸的稳定性大大增强[1]。阿奇霉素通过与细菌细胞中核糖体50 s亚基结合,阻碍细菌转肽过程,抑制依赖于RNA的蛋白质的合成而达到抗菌作用。但由于结构的改变,阿奇霉素比红霉素具有更广泛的抗菌谱,能抑制多种革兰阳性球菌、支原体、衣原体及嗜肺军团菌,尤其是对一些重要的革兰明性杆菌如流感嗜血杆菌等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弥补了大环内酯类对嗜血杆菌作用差的不足。其对流感噬血杆菌的作用强度比红霉素及罗红霉素高4~8倍,对流感杆菌、卡地莫拉菌、淋球菌等的抗菌作用是红霉素的2~4倍,对大肠杆菌也有一定的抗菌作用[2]。阿奇霉素具有二碱价双亲的特性,大大增强了在酸中的稳定性,改善了口服给药的生物利用度。阿奇霉素在体内的转运有其独有的特点。Gedue等提出阿奇霉素的吞噬细胞传递机制,即给药后阿奇霉素迅速集中到多形核白细胞中(PMN)及巨噬细胞中,随着吞噬细胞的迁移将其转运至感染部位,使感染组织中具有很高的浓度,并保持一个很长的时间,然后作为一个对病原菌存在的应答,再将其释放出来,浓度超过很多病原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

    这种转运机制决定了其独特的药物动力学特性,与β-内酰胺、大环内酯和喹诺酮相比,有更高的分布容积,更长的消除半衰期,更广泛的细胞渗透性,其组织浓度可比胞外浓度高300倍,且消除缓慢,组织半衰期为68~76 h[3]。因此,每日只须给药一次,连续3 d,可维持有效浓度 8~10 d。国产阿奇霉素在生物利用等效性方面与进口产品无异。现在,阿奇霉素已被广泛用于临床各种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尤其是下呼吸道感染[4]。本研究结果表明,头孢噻肟对照治疗组和阿奇霉素转换治疗组对下呼吸道感染临床疗效相近,均有良好疗效,两种方法无严重毒性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近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444KB,2页)